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宁政发[2007]23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二月十二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指导和推动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保持健康、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各项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再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将扩大就业、控制失业和劳务输出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确立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全区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十五”期末,全区城乡就业人员达到299.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87.6万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48.4:22.3:29.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2%,实现了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任务。五年实现城镇新就业21.3万人,有3.95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劳务产业发展迅速,劳务收入已成为山区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十五”以来,我区把劳务输出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制定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多方开辟务工市场,积极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大力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积极培育和扶持劳务中介组织以及劳务经纪人队伍,劳务输出规模逐年扩大,收入大幅提高。“十五”期末劳务输出人数达到了72.4万人,总收入30亿元,人均4144元。农民思想观念转变,富裕劳动力外出务工积极性提高,劳务产业发展逐步走向市场化轨道。
(二)技能人才培训力度加大,职业培训取得较大进展。积极落实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技师培养计划和自治区党委对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工作的要求,培养选拔一批社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青年人才。通过岗位技能竞赛选拔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全区技能劳动者的素质结构得到一定改善,技能人才占劳动者的比例有了一定增长。“十五”期末,全区有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和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站87家,通过考试考核累计有20.4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全区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社会力量办职业培训机构达到240家,五年累计完成各种培训28万人次,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7.1万人次。2003年开始实施创业培训,共组织3112人参加“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创业培训。加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针对不同层次农村劳动力,进行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了农民务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