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月至12月开展鼠情监测,每月上旬调查1次。
3.1.3 调查方法
采用铗线法调查,每个区(县)每次调查有代表性的5-10个样地。调查工具统一使用大号铁铗,诱饵使用新鲜花生米。按铗距5米进行布放,每个样地布放的铗线在2条以上,铗线间距50米以上。记录害鼠的种类、雌雄、年龄、捕获率等。
3.1.4 调查数据的上报
区(县)植保站定期上报监测数据。每次调查完成后1周内将数据上报市植保站农业科(纸质报表1份,同时发送电子版)。
3.2 鼠情预报
市植保站根据各区(县)调查结果,结合周边省市鼠情发生动态,及时准确发布全市鼠害发生预报。各区(县)植保站根据对本地区鼠害发生实际,发布本地预报,指导农田统一灭鼠工作的开展。
4.农田鼠害控制
继续坚持“五统一”的灭鼠模式,即:统一鼠药供应和配置毒饵、统一灭鼠时间、统一宣传培训、统一灭鼠技术、统一检查防效。在全市农田开展大范围的统一灭鼠工作,重点推广安全、环保的毒饵站控鼠技术。区(县)应根据市灭鼠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辖区内农田灭鼠工作,推进免费向农户发放毒饵的措施,建立村级灭鼠专业队。
4.1 防治指标
奥运场馆、旅游景点、机场周边2-3公里和交通主干线两侧300米等周边农田为重点的防治区域,其防治指标为1%;
其他区域的农田防治指标为3%。
4.2 防治时间
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北部山区可延迟到4月中、下旬。
秋季:10月中、下旬。
2008年:6月底至7月初,对奥运场馆、旅游景点、机场周边2-3公里和交通主干线两侧300米等重点区域农田增加一次灭鼠。
4.3 防治方法
按照绿色奥运的总体要求,农田灭鼠采用以药物灭鼠为主的综合灭鼠技术。在奥运场馆、旅游景点、机场、交通主干线等环境周边区域全面推广使用毒饵站灭鼠技术和安全高效杀鼠剂。具体投饵方法:
毒饵站投饵方法:农田采用33×20米的均匀条带式布放方法,每个毒饵站投饵30-50克;保护地每亩布放5个毒饵站,放置在设施内外沿墙跟各2个、操作间1个,每个毒饵站投饵30-50克,3天、6天、9天定期检查,并补充毒饵。
常规投饵方法:采用5×20米均匀条带式投饵方法,毒饵成堆投放,每堆投饵10克。
4.4 建立灭鼠专业队伍
为确保农田灭鼠效果,建立村级灭鼠专业队,实行统一投放毒饵。各乡(镇)根据本地区农田面积或公共地带范围,每10-20公顷配备一名灭鼠投饵人员,定期组织专业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