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钨产业。按照“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深度加工、形成集群”的思路,以南昌、赣州为中心,在控制钨精矿生产总量和钨冶炼产品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亚微、超细硬质合金,高冲击韧性、高耐磨性硬质合金采掘工具,硬质合金涂层加工工具,硬质合金硬面材料,钨及钨合金材料,硬质合金废料综合回收及低品位复杂矿源冶炼技术等六大系列产品,把江西建成全国重要的钨精深加工及新材料基地。到2010年,全省钨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硬质合金生产能力达到8000吨。
(十八)稀土产业。调控混合单一稀土矿产品总量和分离冶炼生产能力,重点发展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储氢材料、中重稀土合金、稀土新材料等五条产业链,把江西建成全国性的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深加工产品和钽铌等稀贵金属研发、生产基地。到2010年,全省稀土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一批稀土深加工高新技术企业。
(十九)盐产业。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以清江盆地的樟树市和新干县为重点,会昌盆地的会昌县为补充,重点发展制盐工业、两碱工业、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四大系列产品,把江西建成产业布局集中、企业协作配套、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良好的盐产业基地。到2010年,全省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制盐能力控制在300万吨左右,离子膜烧碱产量达60万吨,纯碱产量达80万吨,聚氯乙烯产量达60万吨。
(二十)多晶硅产业。坚持高位切入、抢占优势,围绕多晶硅料、多晶硅片、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辅料耗材配套等四个发展方向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新能源,把江西建成全国重要的多晶硅光伏产业基地。到2010年,全省多晶硅光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多晶硅料生产能力达3500吨、多晶硅片生产能力达10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达500兆瓦。
(二十一)有机硅产业。在稳定扩大有机硅单体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龙头、五条路径”的发展格局,即以有机硅单体为龙头,以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硅氟结合为重点深加工产品,把江西建成全国性的有机硅产业基地。到2010年,全省有机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超过30万吨,省内深加工比重达到60%以上。
(二十二)陶瓷产业。立足资源优势,依托“千年瓷都”品牌效应,加快窑炉改造,扩大燃气利用,推进原料标准化,重点发展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工业用陶瓷等三大系列产品,进一步建设好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和国家级日用及建筑陶瓷研发中心,全面提升陶瓷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把江西建成全国陶瓷文化最浓、专业化程度更高、协作配套能力更强的独具竞争力和优势的现代陶瓷产业基地。到2010年,全省陶瓷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日用陶瓷完成产量19亿件,建筑陶瓷完成产量6300万平方米,工业用陶瓷完成产量150万吨。
(二十三)水泥产业。依托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优势和毗邻长珠闽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国家鼓励建设的日产熟料4000吨及以上规模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大力推广应用散装水泥、水泥干粉砂浆和高性能预拌混凝土,积极推进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培育壮大优势企业。到2010年,全省水泥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水泥产量达到600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