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审计监督。今年,省委、省政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定了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和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等一批实事项目。各地要对项目所惠及的村各种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确保民心项目资金用到实处。
三、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行为
1、严格规范农村审计工作程序。市、县(市、区)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农村审计工作,其设立的农村审计机构具体承担农村审计工作。农村审计机构在实施审计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定程序,审计事项完毕后,审计组应当向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提出审计报告。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对审计报告进行审查、复核后,应及时向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意见书,不能以审计报告书替代审计意见书。
2、健全农村审计管理制度。要建立农村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审计人员管理,规范审计人员行为;要建立审计组长负责制度和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审计质量管理,明确责任,提高工作效率;要建立立卷归档工作责任制,坚持谁审计谁立卷的原则,加强审计档案管理;要建立审计回访制度,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意见的状况进行回访,保证审计意见的落实。
3、注重审计工作方法。实行审务公开,审计小组进点审计后要向被审计单位公布名单和办公电话,认真听取村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对群众反映大、问题较多的村,要采取就地审计的方法;结合村级民主理财,充分发挥村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组织村民主理财小组开展清账理财。审计结束后,审计结果要向全体村民公开。
4、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严格实行农村审计人员凭证上岗制度。要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审计人员参加各种审计业务知识学习和政治学习,拓展知识面,不断提高业务操作水平和政治素质,更好地为农村审计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四、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领导
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是一项任务重,涉及面广的工作,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大局。各级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要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各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全面完成年度审计任务。要建立健全农村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农村审计人员,落实农村审计工作专项经费,妥善解决农村审计人员工作补贴。要充分调动农村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整合审计力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规避审计风险。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依照法定权限,及时移交有关部门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