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原则。“五促五为”活动是对今后人口计生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与目前正在开展的“三结合”、“五关爱”活动以及创建优质服务县(市)活动、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构建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等重要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工作任务
(一)促社会和谐,为特殊群体献爱心。一是为“空巢”家庭(指无子女或子女死亡的家庭)献爱心。各级人口和计生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为‘空巢’家庭献爱心”活动,每年至少包保3户至5户 “空巢”家庭,对所包家庭要认真调查,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及业余文化生活给予适当的安排。要针对不同民族、性格老人的不同特点,充分利用节庆假日,组织“空巢”家庭老人开展适宜的文体活动,消除老人孤独感。同时,协调民政、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部门,对特别困难的“空巢”家庭给予生活上的救助。二是为留守儿童(指父母外出打工寄养在老人或亲属家的儿童)献爱心。结合“关爱独生子女成长”和“关爱女孩行动”,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结成联系对子,从心理上和生活上给予关爱,每个县(市)至少联系20名留守儿童。充分发挥计生协会“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职工)的力量,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三是为外出务工农民献爱心。组织基层计生干部定期走访外出务工农民家庭,主动为其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宣讲计划生育方针政策,传授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有关知识,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同时,积极调解外出务工农民家庭矛盾,维持其家庭稳定。每年要确保走访50%以上的务工农民家庭。
(二)促边疆稳定,为大龄青年搭“鹊桥”。在全州农村积极开展“关怀大龄男青年”行动,每个县(市)每年重点关怀5名至10名大龄男青年。选择时机,与共青团和妇联一起组织男女青年联谊会,为大龄未婚男青年婚恋创造条件;组织演讲会或演唱会,帮助青年人树立远大理想和婚育新风,促进乡风文明;主动与劳动就业部门联系,为其提供劳务信息,创造外出务工条件;联合民政部门,充分利用婚姻中介组织,积极为大龄男青年牵线搭桥。
(三)促民族发展,为人口问题求突破。各县(市)要围绕以下课题调查研究、谏言献策。一是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问题。结合开展“关爱新生儿”活动和优生示范工程,进一步研究降低出生缺陷的有效措施,力争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1个千分点以上。二是研究如何改善人口结构问题。结合开展“关爱女孩”活动,联合卫生等部门,加大打击 “两非”(非法胎儿鉴定性别、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的工作力度,努力保持出生人口性别比处于正常水平;加强对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和人口分布的研究,促进人口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三是研究如何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四是进一步研究解决朝鲜族人口负增长和边境人口问题的对策措施,合力促进我州人口问题的解决。进一步研究探讨民族人口发展问题,积极争取有利于民族发展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