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工作重点,支持带动全省新农村建设
(五)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发挥垦区农机装备优势,扩大代耕服务范围。主要是由季节性代耕向全程代耕推进,由小范围代耕向整村整乡代耕推进。旱作区重点推行全过程代耕,水田区重点推行水稻育秧、插秧和收获等主要生产环节代耕。大力拓展土地承租经营范围,推进以乡、村为单位的整体承租经营,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发展畜牧业和非农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增收渠道。积极探索场县共建农机作业合作社的路子,创新运作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提高农村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
(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垦区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都要成为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科技支撑。垦区承担的国家“十五”重点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成果,要加快向农村辐射推广应用。推动垦区先进农业耕作方式、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栽培模式向农村整体移植。发挥垦区农业科技园区功能,面向农民免费提供科技示范推广服务。毗邻的农场与农村,可共建农业科技园区,大力培植农村科技示范户。具备条件的农场,可根据农村需要,异地帮建农业科技园区。依托垦区标准化养殖小区,建立畜牧养殖实训基地,面向农村大规模推广先进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方式。
(七)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层次。发挥垦区龙头企业规模和品牌优势,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围绕龙头企业建设优质生产原料基地,加大龙头企业对基地的扶持力度,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合同履约率。积极探索资产联结方式,建立龙头与基地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布局规划,通过合资合作方式,在农牧业主产区新建一批农畜产品加工项目,发展支柱产业,拉动县域经济发展。
(八)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垦区种子经营企业在农村有条件的地方增设分支机构或销售网点,扩大作物良种供应范围;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向农村扩大辐射供种。发挥垦区航化作业优势,为农村提供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服务。垦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面向周边农村提供疫病预防控制服务,联手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共同发展绿色安全畜产品基地。垦区与铁路、公路和航运部门联手建设现代物流通道,面向全省粮食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商贸企业和广大农户提供物流服务。依托现有农资供应网络,面向农村扩大优质成品油、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资料配送服务。拓展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服务范围,面向农村扩大保险试点,帮助农民规避自然风险。
(九)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发挥垦区小城镇建设的样板作用,示范和引导乡镇科学规划,提高农村小城镇建设水平。推广农场标准化住宅建设经验,引导和带动农村住宅建设提档升级。农场与地方毗邻或交叉的小城镇,按照统一规划、分区建设、共同管理的原则,联合进行小城镇道路、给排水、供热和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增强垦区小城镇载体功能,吸纳农村劳动力到垦区小城镇就业,加速人口和产业聚集,推动城镇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