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制定落实有利于女孩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社会经济政策,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机制。一是深入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认真落实好国家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确保落实到人,让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真正惠及广大群众。二是完善和落实对女孩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奖励政策。优先帮助、支持贫困计划生育女儿户实施扶贫项目,积极支持计划生育女儿户发展经济;采取多种形式为女孩和计划生育女儿户提供法律服务和社会救助;积极为女孩读书升学创造条件,帮助失、辍学女孩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努力为农村女孩有病及时就医创造条件,提高健康保障水平。三是不断深化“少生快富”工程,推进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脱贫致富能力和生活水平。四是优化各项社会政策,推进男女平等。拓宽妇女就业门路,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就业,保障妇女劳动权益;重视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加强女干部的选拔工作。
3.全面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一是加大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力度。要加大以长效避孕措施为主的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力度,提高避孕节育水平,坚持技术指导与群众知情相结合,帮助育龄群众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方法。二是全面推进孕前孕情管理与服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将计划生育管理寓于优质服务之中,重点围绕孕前孕情管理,全面开展以生殖健康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要全面建立起生殖健康协议服务制度,通过协议服务规范群众的生育行为。要不断加大查环查孕查病工作力度,及早掌握育龄妇女的孕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孕期保健服务。对符合生育政策规定的怀孕,要跟踪服务,提供免费的生殖健康检查,从源头上堵塞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漏洞。
4.完善出生人口管理制度。各级人口计生、卫生、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对出生人口的管理,将出生人口管理和出生医学证明以及身份证的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我省出生实名制度、查验登记制度、定期上报制度和人口计生、卫生出生人口信息共享制度的落实,提高出生人口性别信息准确性。各地要积极推进住院分娩,有条件的地方要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规定,逐步实行住院分娩补贴制度,提高住院分娩率,保障产妇和婴儿的健康。
5.加强对利用超声和染色体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手术和药物应用等方面的管理,严厉打击“两非”等违法行为。一是建立机制,规范管理。严格掌握利用超声和染色体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手术和药物应用等医疗服务的适用条件,进一步健全包括定点引产制度、凭证引产制度、引产报告制度、引产手术属地管理制度、未婚引产分类管理制度、B超机终止妊娠药品器械管理制度和医学需要引产手术的会诊、审核、报批制度等在内的管理机制,通过制度防范发生“两非”行为问题。二是联合执法,专项整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长效的联合执法机制,经常开展打击有关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两非”、溺弃女婴的案件。三是建立举报制度,充分发动群众检举、揭发“两非”和溺弃女婴的违法行为,动员全社会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