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深入开展以遵守法律、理性维权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加强对法律文化、法律意识的宣传,全面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地位,引导广大教师及青少年学生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意愿,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督,健全行政申诉、复议等法定救济渠道,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三、基本任务与途径方法
(一)点面结合,分类实施,大力加强以公民意识教育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
1.大力开展
宪法宣传教育。要围绕每年12月4日的
宪法日,市、区、县人大代表的选举,和市、区县人代会的举行,针对具体问题,结合生动材料,运用多种形式,有效开展
宪法及其相关法的宣传活动,以进一步强化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的
宪法观念和民主意识。
2.大力开展重要法制观念和基本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要紧贴学生需求,抓住热点问题,利用讲师团、宣传员和志愿者的巡回演讲,根据不同群体学生的特点,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加广大师生对基本法律制度和法制观念的认知;要利用各种主题活动年、宣传月、宣传周、纪念日、重要节日和筹办世博会的各种活动,通过整体部署、分头负责、轮流操办的方法,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声势浩大、效果显著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深广大师生对法律制度和法制观念的理解;要将文艺形式与法制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文艺寓教于乐的独特作用,促进广大师生对法律制度和法制观念的认同;要通过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培育广大师生遵纪守法、正确用法、依法维权和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校长教师和青少年开展法制教育,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和本市郊县农民子女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3.大力加强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要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开展好“法律进机关”活动。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制定各级领导干部法制教育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确保领导干部完成一定时数和基本内容的法制教育;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的培训以及各类法制讲座的举办,使干部法制教育落到实处;继续探索、深化“四五”期间与政法院校合作办班的成功经验,加强法制学习内容的研究和法制讲座、培训课程的建设,增强法制教育的理论性、针对性、互动性和实效性;严格学习考核制度,加强出勤考核、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将考核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年度工作考核和晋级升迁的重要依据。要把法律素质作为公职人员职业准入的重要考核内容,对专业执法人员继续实行执法资格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