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I级
┌───────┬─────┬───────────┬──────┬─────────┐
│ 农业重大 │发生程度(│发生面积比(发生面积/ │达到大发生的│ 备注 │
│ 生物灾害名称 │ 级) │ 作物播种面积) │县(市、区)│ │
│ │ │ │ 数 │ │
├───────┼─────┼───────────┼──────┼─────────┤
│ 小麦条锈病 │ 大发生 │ >0.6 │ >=90 │ │
├───────┼─────┼───────────┼──────┼─────────┤
│ 小麦赤霉病 │ 大发生 │ >0.5 │ >=35 │ │
├───────┼─────┼───────────┼──────┼─────────┤
│ 稻瘟病 │ 大发生 │ >0.4 │ >=60 │ │
├───────┼─────┴───────────┴──────┴─────────┤
│ 蝗虫 │西藏飞蝗在一个县的农区成片达标面积50000亩以上,其中群居型蝗虫发生面 │
│ │积5000亩以上;或者高密度土蝗(>10头/平方米)发生面积为100000亩以 │
│ │上。 │
├───────┼─────┬───────────┬──────┬─────────┤
│ 稻飞虱 │ 大发生 │ >0.5 │ >=20 │ │
├───────┼─────┼───────────┼──────┼─────────┤
│ 农田鼠害 │ 大发生 │ >0.7 │ >=20 │发生面积/耕地面积 │
├───────┼─────┴───────────┴──────┴─────────┤
│ 植物检疫性 │以农业部界定为准。 │
│ 有害生物 │ │
├───────┴──────────────────────────────────┤
│ 特殊情况需要划为I级灾情(疫情)的 │
└──────────────────────────────────────────┘
3.3.2 II级
┌───────┬─────┬───────────┬──────┬─────────┐
│ 农业重大 │发生程度(│发生面积比(发生面积/ │达到大发生的│ 备注 │
│ 生物灾害名称 │ 级) │ 作物播种面积) │县(市、区)│ │
│ │ │ │ 数 │ │
├───────┼─────┼───────────┼──────┼─────────┤
│ 小麦条锈病 │ 大发生 │ >0.6 │ 60-89 │ │
├───────┼─────┼───────────┼──────┼─────────┤
│ 小麦赤霉病 │ 大发生 │ >0.5 │ 22-34 │ │
├───────┼─────┼───────────┼──────┼─────────┤
│ 稻瘟病 │ 大发生 │ >0.4 │ 35-59 │ │
├───────┼─────┴───────────┴──────┴─────────┤
│ 蝗虫 │西藏飞蝗在一个县的农区成片达标面积30000-50000亩,其中:群居型蝗虫发 │
│ │生面积在1000亩以上。或者高密度土蝗( >10头/平方米)发生面积为70000 │
│ │-100000亩。 │
├───────┼─────┬───────────┬──────┬─────────┤
│ 稻飞虱 │ 大发生 │ >0.5 │ 12-19 │ │
├───────┼─────┼───────────┼──────┼─────────┤
│ 农田鼠害 │ 大发生 │ >0.7 │ 16-19 │发生面积/耕地面积 │
├───────┼─────┴───────────┴──────┴─────────┤
│ 植物检疫性 │对本省为新发生的,疫情涉及2个市(含2个)以上;或现已有分布,疫情涉及│
│ 有害生物 │4个市(含4个)以上,并且扩散迅速、经济损失严重、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受│
│ │到严重威胁的重大疫情。 │
├───────┴──────────────────────────────────┤
│ 特殊情况需要划为II级灾情(疫情)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