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07年种植业工作意见的通知


  二、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园艺产业

  各地要按照省里制订下达的《福建省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四大主导产业和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发展区域布局规划》(2005~2010)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围绕“水果产业增优,茶产业增名,蔬菜产业增量,食用菌产业增汇”的总体要求,分区域、分阶段、分步骤认真实施,扎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一)做优水果产业。要继续调整优化结构,培植优势产业带。在继续引导和推进闽东南沿海亚热带常绿果树带、闽西北常绿与落叶果树混栽区合理发展的同时,加大品种、品质、熟期的调整力度。通过高接换种、改种新植等措施,增加优质水果和特早、特晚熟水果品种的比例。泉州、漳州、莆田等龙眼产区,要引导和扶持果农换种、改种“松风本”等晚熟龙眼品种。山区落叶果树区,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布局,积极稳妥地扩大“翠冠”、“台农2号蜜雪梨”等早熟品种、优质品种。漳州、泉州等南部柑桔主产县,要积极试种示范“岩溪晚芦”、“太田芦柑”等早、晚熟品种,加速品种改良的步伐,逐步优化品种布局。同时,要重视特色、优质杂果类尤其是台湾优质特色水果的品种引进与试种示范,丰富水果品类。要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根据不同果树品种的生育特性、需肥特点和果园管理技术要求,分类指导,扩大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技术的覆盖面。永春、平和、建瓯、尤溪、沙县、三元、顺昌、延平、永安、大田、新罗、闽清等柑桔生产大县和建宁、宁化、清流、将乐、德化等早熟梨主产县,均要建立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示范果园,带动周边果农应用技术。香蕉、枇杷、梨、葡萄的主产地区,要把果实套袋作为提高水果品质和效益的一项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套袋比例。要加大整形修剪技术的培训力度,建立修剪示范果园;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修剪技术服务队,服务果农,促进落叶果树果园管理水平的提升。柑桔产区要重视黄龙病的防控工作,推广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要重视采收与采后处理。香蕉、枇杷、柑桔、奈果等的主产区,要做好对果农的宣传引导工作,做到适时完熟采收。要强化采后的分级、包装、保鲜、贮藏等技术,提高果品的商品性状,以实现优质优价,提高效益。

  (二)做响茶叶产业。继续引导结构调整,扩大优质品种的种植比例。积极发展闽南铁观音、闽北大红袍、闽东“绿观音”等优质茶类,优化布局;在新植茶园和老茶园改种中,合理搭配早中晚芽品种,扩大香气高、制优率高的优良品种比例。同时要加快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供优质茶苗。加快初加工厂房、设备、工艺的改造提升步伐。各地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重视和财政的支持,特别是茶叶主产区对购买和采用加工先进设备的,要给予补贴;要加强产学研配合,协作攻关,研究加工新工艺,提高茶叶加工水平和制优率。着力提高茶叶的卫生安全水平。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检查监控,禁止在茶叶上使用甲胺磷、久效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和其它禁止使用的农药,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要继续加大对茶农安全用药的技术培训力度,特别是重点产茶县(市、区),要编制计划,制订茶农培训方案,扩大对茶农安全用药,科学栽培的技术培训面。要积极引进示范生物防治,农药降解技术,多途径解决我省茶叶卫生安全问题。注重树立品牌,开拓市场。通过举办推介会、展销会、茶文化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闽茶,推销闽茶,提高福建茶叶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