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3.加强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为高校运用社会优质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社会资金和社会管理方式逐渐被引入生活园区的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生活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出现多元主体,多元化、开放式管理已经成为生活园区运作机制的重要特征。高校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生活园区作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生活园区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措施,整合资源,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合力育人的主旋律,创建安全、规范、文明、和谐的生活园区。

  二、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4.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5.生活园区的功能定位。生活园区是学生集体居住的公共区域,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的主要场所,是学生素质拓展、成长锻炼的重要舞台,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拓展生活园区育人载体功能,把生活园区建设成集“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建设”等功能于一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6.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教育、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的原则。高校要紧紧围绕“育人”的中心任务,以教育为目的,管理为手段,服务为抓手,将教育、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实现育人目标。坚持齐抓共管的原则。生活园区育人工作要在高校党政统一领导下,整合资源,实现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分工合作,形成合力育人的机制。坚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原则。高校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生活园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高校要不断总结生活园区工作的经验,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创新思路,大胆突破,积极探索有利于构建生活园区和谐育人环境的新体制、新机制。

  三、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内容与载体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