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行政机关认为需要追究本机关工作人员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对有关人员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作出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理;认为需要由监察机关进行处理的,应当移送具有管辖权的监察机关:
(一)被司法机关已生效的判决撤销、变更、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责令限期履行,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
(二)被行政复议机关已生效的复议决定撤销、变更、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责令限期履行,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
(三)被审计、信访以及其他行政机关依法确认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者提出行政处分建议的;
(四)被发现有其他违法情形的。
第十九条 (文书抄送)
有第十八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判决、决定等有关文书由司法机关、行政复议机关以及相关行政机关同时抄送具有管辖权的监察机关。
第二十条 (初步审查)
监察机关收到司法机关、行政复议机关以及相关行政机关抄送的判决、决定等有关文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向有关部门调取材料、了解情况,依法进行初步审查,以确定该行政执法行为的承办人、审核人、批准人是否应当承担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第二十一条 (立案、调查和审理)
监察机关经初步审查,认为需要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应当依法立案、调查和审理。
第二十二条 (监察决定与监察建议的作出与告知)
监察机关审理结束后,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办法有关规定,作出监察决定或者监察建议。
监察决定、监察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送达有关行政机关和有关人员。
第二十三条 (监察决定与监察建议的处理与通报)
有关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监察决定,依法对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人执行行政处分,或者根据监察建议,依法对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人作出行政处分,并在收到监察决定或者监察建议之日起三十日内,将处理情况通报监察机关。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权利)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被调查、处理过程中,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人对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理不服的,可以依法提出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