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条 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因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需审查其经济状况。
第十二条 公民因见义勇为导致诉讼或者仲裁需要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需审查其经济状况。
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法律援助主要采取下列形式:
(一)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
(二)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
(三)民事诉讼代理;
(四)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代理;
(五)仲裁和调解代理;
(六)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务。
第十四条 省法律援助机构受理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援助案件,以及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和指定辩护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
设区市法律援助机构受理在本行政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和涉外的法律援助案件,以及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和指定辩护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
县(市、区)法律援助机构受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普通法律援助案件,以及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和指定辩护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
第十五条 公民就本规定第九条第一款所列事项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提出:
(一)就第一、二、三项事项申请法律援助的,向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二)就第四、五、六项事项申请法律援助的,向义务人、被请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三)就第七、八项事项申请法律援助的,向案件发生地或者义务人、被请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第十六条 法律援助申请由一个法律援助机构受理。两个以上法律援助机构都可以受理申请的,申请人应当向其中一个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申请人向两个以上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的,由最先收到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法律援助机构之间因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发生争议时,由共同的上一级司法行政部门指定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