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质量立省的意见

  (六)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围绕全省大力发展“三大方阵”、“八大支柱产业”的总体部署,按照成长壮大一批、巩固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的思路,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产业、行业的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国家出口免验商品和山西省名牌产品的培育与保护力度。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和创立品牌的动力,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企业科技开发机制,加大科研开发经费投入。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的速度和效率,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实力,以自主创新促进名牌建设,以名牌建设促进自主创新,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
  (七)实施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引导、鼓励企业结成技术标准联盟,积极承担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起草工作,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订工作,积极支持省内高校发挥科研、人才、学科、信息优势参与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工作。加大采用国家、行业标准和制订地方标准的力度,形成覆盖各个行业、产业、部门的质量发展要求标准体系,推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广泛应用和实施。逐步建立和完善标准技术社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解决企业获取国际国内相关技术标准、技术法规信息严重滞后的问题。构建与扩大对外开放相适应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搭建全省WTO/TBT、SPS通报预警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产品的知识产权状况研究,启动对主要出口企业预警信息的即时推送服务。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跨越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壁垒,扩大出口份额,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八)强化计量基础地位。计量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积极推行企业测量管理体系认证,鼓励企业实验室与计量技术机构合作,参与校准市场的开发,优化配置计量检测市场,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建立能源计量监测体系,为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提供有效的计量技术服务。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计量基准、计量标准体系,尽快形成设置科学、分工明确的量值传递保证体系,促进社会公用计量事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计量在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增加效益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九)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实施蓝天碧水和绿化造林工程。继续实施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和省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强化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完善污染物排放管理办法,抓好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作。通过抓标准源头、发挥计量节能降耗作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技术体系,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原材料、能源和资源,严格限制高能耗、工艺装备落后的产品。继续实施污染企业和污染设施的末位淘汰制度。加强危险化学品和辐射管理,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完善科学有效的环境监管机制,不断提高保障科学发展的能力。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