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意见

  (一)大力发展特色、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特色、绿色、生态农牧业是我区建设现代农牧业的重要内容。特色农牧业的实质是发挥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农牧业经济效益。要立足我区地域广阔、农牧业优良品种资源和草原森林资源丰富以及丰厚的草原文化底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草原森林沙漠和乡村旅游业、园艺业。在鼓励发展“一村一品”的基础上,按照主导产业特色化、规划布局区域化、经营机制产业化、优质产品品牌化的要求,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显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嘎查村、专业苏木乡镇,逐步发展一批对区域经济具有带动作用的优势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绿色农牧业的核心是在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前提下,以标准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品牌建设为突破口,提高农牧业综合经济效益。要充分发挥我区绿色环境优势和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加强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在重点地区、品种、环节和企业,加快推广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继续加强农畜产品生产环境、投入品和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畜产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食品。生态农牧业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要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牧业资源,切实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农牧业生态、生产、生活的和谐发展。要积极开发和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等资源节约型农牧业技术,提高农牧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加强生物质产业技术研发、储备和推广,推进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循环农牧业,减少农牧业污染,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农牧业。
  (二)继续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按照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导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把提高“三个比重”作为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大力提高畜牧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畜牧业是我区的优势产业。要优化生产布局,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推动畜牧业尽快向质量、效益与生态安全并重的方向转变。草原畜牧业要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全面推行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农区畜牧业要积极推进规模养殖和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加强饲料安全管理,加快种养结合和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推广,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在全区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继续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加快畜禽品种改良,重点扶持良种奶牛、肉牛、肉羊等优势畜种发展。全区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产值达到50%,其中农区畜牧业占全区畜牧业的70%。加快发展高效种植业,大力提高优质、高产、高效作物比重。2007年,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结构,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思路,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玉米、马铃薯等优质高产高效粮食生产,增加粮饲兼用和饲用作物种植面积,抓好蔬菜、瓜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发展,稳步扩大设施农业面积,加快农作物良种推广步伐,实现种植业结构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今年全区粮食产量力争达到350亿斤,优质高产高效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加快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大力提高农畜产品转化增值比重。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建设现代农牧业的必然趋势。要大力扶持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创新加工技术,发展精深加工,提高档次,培育品牌,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2007年全区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