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贵阳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规划从2006年到2010年封山育林9.7万亩,退耕还林110万亩。通过高标准营造林恢复石漠化地区植被37.4万亩。对环城林带65万亩马尾松纯林进行林相改造,抚育48.61万亩马尾松、杉木、柳杉等中幼林,以增加林相景观和提高林分防火能力。
  (六)城市绿化建设
  1、干道绿化建设
  以机场路、花溪大道、西出口路段、中心环北线、贵开路等干道为主轴线,其余道路为次轴线,快速绿化,建成园林景观路。
  2、河道两岸绿化建设
  南明河、鱼梁河、市西河、贯城河沿岸形成纵横交错的绿化纽带,把林水风景楔入城区。
  3、湖库周边绿化建设
  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松柏山水库、花溪水库等,既是市内饮用水源,又是旅游、观光、休闲、康体、游憩的好去处,应大力营造风景生态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构建成各具特色的湖泊生态旅游景区、景点。
  4、植物造景建设
  充分考虑到植物季相变化中表现不同的景观,合理配置常绿和落叶树种、灌木花卉、攀援植物、草坪植物等立体绿化,加大城市绿量,体现景观多样性。
  5、社区绿地建设
  以评选花园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生态模范社区活动,推动社区绿化建设,使社区绿化成为我市的绿化、美化亮点。
  6、屋顶绿化建设
  制定贵阳市屋顶绿化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按照政府推动,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建设方针,在全市提倡和推行屋顶绿化,力争“十一五”期间屋顶绿化率达到30%至40%。
  7、公园建设
  对黔灵公园、河滨公园等城市公园,快速加以改造,提升其综合旅游服务功能;新建观山公园、东山公园,改建长坡岭及鹿冲关森林公园等四个市属公园,形成布局合理、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功能齐备、互相交融的公园体系。同时结合我市自然地理及人文历史资源,重点对阳明祠、东山仙人洞等人文景观进行恢复和保护,建成栖霞风景名胜区。抓好小车河等景区规划建设。逐渐将各山头建成开放式的公园绿地,能给市民提供更多的游憩游览场所。加快区、县(市)级公园的建设。
  (七)加强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和宣传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市信息化发展指数每年提高20个百分点,主要信息化功能性指标值达到全国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平均水平,在全省率先构建起“数字城市”基本框架。要建成满足全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各类网络体系,旅游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大大提高,旅游信息资源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建成规模容量、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居国内同类城市领先水平的信息通信网络,进一步提升贵阳在全省信息服务的枢纽地位;建设以光纤传输为主体的,数字微波和卫星等无线通信为辅的全市数字传输网络;加强建设全市公众电话网,在持续稳定发展POTS(传统电信业务)的同时,积极推进数字化技术,发展各种智能平台,推动公众电话网向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数字化、分组化的方向发展。改善通信环境,提高全市、尤其是农村的主线普及率;进行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改造和完善,扩大有线电视网络的覆盖率,开发广播电视网络的多功能业务、多媒体数据广播等业务。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