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贵阳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结合贵阳市“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分片明确”的城市特点,推进生态公益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远郊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201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40%,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力度。加强土地资源保护,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8、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
  重点是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继续推进农村“五改一气”工程建设,加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发展清洁能源,实施秸杆还田,减少农业废弃物。
  (五)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绿色森林之城”旅游环境
  “十一五”期间,贵阳市将以提高城市绿化绿量、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为核心,以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为重点,优化园林绿化和林业产业结构,打造“林城”品牌,力争到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年增0.3平方米。力争实现“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村庭院花园化”的目标,把我市建成为山水型生态园林城市。围绕全市旅游道路、旅游景区、景点景观及绿化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以下生态建设工程。
  1、积极实施绿色通道工程
  建成5.84万亩的绿色通道,使全市内主要出口、高等级公路两侧实现全面绿化美化,乔、灌、草、花相配置,绿化、美化、香化相结合,形成一条条绿色景观长廊。
  2、推进生态经济村建设工程
  以生态经济林建设为切入点,农村四旁植树和村寨周边的荒山绿化,提高农村居住环境质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提高沼气普及率,减少薪材消耗,把生态建设、生态意识引入千家万户,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在2005年110个生态经济村建设试点的基础上,2006-2010年配合有关部门建设1171个生态村的环境绿化。
  3、抓好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工程
  建设名优经济林基地10万亩;花卉基地建设:在小河建成兰花繁殖基地500亩;市区范围建成苗木花卉盆景基地4000亩;在白云建成花卉新品种培育驯化中心。
  4、加强森林旅游建设
  完善和建设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鹿冲关森林公园、图云关森林公园、修文景阳森林公园、开阳二重山森林公园、乌当凤凰山森林公园、清镇西坝森林公园、息烽温泉森林公园和团园山森林公园。形成类型多样、布局合理、效益良好的森林公园网络体系。
  5、实施生态林保护和环城林带改造工程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