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设重点。奶牛养殖环节:推进奶牛适度规模和园区化养殖,强化品种改良,普及青贮玉米及其配送服务,推广机械化挤奶;技术环节:进一步完善品种改良及其信息化管理技术服务,推广奶牛优质高效规范化饲养管理,推广全混合日粮(TMR)调制技术,建立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和牛奶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强化疫病防控;产品加工环节: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实力,加强新产品开发。推行品牌带动战略,强化市场营销。
(四)马铃薯产业
1、产业大县布局及其建设目标。围绕以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为主的马铃薯产业带,重点建设西吉县、原州区、海原县、同心县、彭阳县5个产业大县,到2010年产业大县种植面积达到350万亩,增长90.2%,产业集中度达到87.5%。
2、发展重点。种植环节:推进专用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强机种机收、中耕培土和保鲜贮藏,强化产销经济合作组织,构建鲜薯、淀粉、种薯并重的外向型发展格局;技术环节:加强脱毒专用良种繁育推广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普及标准化栽培及窖藏保鲜技术;加工运销环节:增强加工和流通企业带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延长产业链条。
(五)瓜菜产业
1、产业大县布局及其建设目标。围绕以引黄灌区现代(设施)瓜菜园艺、环香山压砂西(甜)瓜和南部山区冷凉菜为主的瓜菜产业带,重点建设中卫城区、青铜峡市、兴庆区、永宁县、贺兰县、金凤区、吴忠市区、灵武市8个设施瓜菜产业大县,中卫城区、中宁县、海原县3个砂田西甜瓜产业大县,惠农区和平罗县2个脱水菜产业大县,原州区、彭阳县和隆德县3个冷凉菜产业大县。到2010年产业大县设施瓜菜园艺面积达到45万亩,新增2.4倍,产业集中度达到90%;压砂西甜瓜种植面积达到94万亩,增长2.1倍,产业集中度达到94%;脱水菜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增长88.9%,产业集中度达到85%;冷凉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增长86.6%,产业集中度达到83.3%。
2、建设重点。基地环节:加强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推进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大中棚和小拱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改进设施瓜菜园艺种植工艺和砂田西甜瓜节水灌溉条件,推广应用无公害标识;技术环节:优化产品和品种结构,推广节水灌溉、工厂化育苗、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多茬、立体、延时、反季节种植模式;加工流通环节:发展储藏、分选、净洁、加工和包装等营销服务,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开展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培育知名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