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解决区域水资源问题的根本举措。宁夏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缺水、饮水不安全、水污染、水生态退化以及地下水超采等诸多水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必须立足于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上述有效措施的综合集成,因此也是系统解决区域水资源问题的根本举措。
──是保障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的前提基础。宁夏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未来全面小康的历程也是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核心是实现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传统农村化农业向现代城市化农业以及农村向城市的战略转型,这对供水量、供水保证率、水生态环境质量和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保障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的基础。
──是实现区域人水和谐的必由之路。人水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它要求人们在提高供水保证的同时,更加注重用水的需求管理;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在满足经济社会用水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用水的基本保障。需水管理、水资源保护和生态需水配置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实现宁夏人水和谐的必由之路。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多方重大战略意义
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在区域、流域和全国三个层次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和社会文明程度。节水型社会建设能有效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满足各业用水安全,同时实现公众资源环境理念、生产和消费方式、制度设计与安排等方面的系统变革,从而全面提升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安全保障及社会文明程度。
──系统推进全区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节水型社会建设不仅是宁夏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主体内容,同时还可以节省出扬黄和机井灌区的提水耗能,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减少农民水费支出和增加收益,从而系统推进宁夏节约型社会建设。
──有效促进黄河健康生命的维持。节水型社会建设将减少宁夏从黄河取引水量,以及对黄河的退水和排污量,不仅利于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与管理,同时对于黄河水质不超标有积极的贡献。
──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多方示范。宁夏三大地带单元分异特征鲜明,经济脉络清晰,并且在水管理体制改革和水权制度建设等方面也具有很好的基础,能够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多方面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加快转变传统粗放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在积极引导公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深化水管理体制改革,开展水资源和用水管理制度建设,培育和规范水市场,加大节水自主创新力度,强化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管理。推进农业为主体的各业节水,增强全民节水与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水的文明理性消费和持续利用,维系友好的水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为宁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供水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人水和谐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