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文化厅《关于在全区开展文化服务进农家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四、组建一批农民艺术团队。按照全区各类农民业余团队实际,整合和合理分布民间艺术资源,采取鼓励农民自办兴办,政府扶持的方式,组建一批农民艺术团队。“十一五”期间,每年扶持组建50个农民文艺团队,为给农村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文艺工作队伍。

  五、建立一批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站点。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总体规划,“十一五”期间,在抓好国家试点县(贺兰、盐池县)和自治区试点县(彭阳县)的同时,加快全区乡镇、街道,特别是村级基层服务站点的建设。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每年安排共建20个?30个乡镇、村级服务点建设。

  六、建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十一五”期间,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名录保护为龙头,在集中整理、研究和保护的同时,建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在纳家户中华回乡文化园建立“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并在园内设立陈列馆,形成保护、研究、演示、制作加工、销售一条龙。同时积极协调,在区内各著名景点和在相关县(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

  努力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制定和完善《宁夏回族自治区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传统文化艺术命名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命名管理办法》,建设特色文化村,在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的村庄,挖掘、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以文化凝聚人,用特色文化塑造村庄形象。

  七、着力培养一批农村文化骨干。“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200名乡镇文化体育站、村文体室文化骨干及农村业余文艺骨干进行轮训,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工作队伍素质。

  八、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佳品。组织专业作家、业余文艺爱好者和区内各艺术团编创(演)反映新农村建设的作品,并组织开展评奖活动。

  九、精心组织一批以表现农村新面貌和科技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家家乐”系列文化活动。“十一五”期间,每年组织一次以农民写、写农民、农民演的农村优秀文艺汇演;继续组织举办“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手邀请赛”,使之成为我区对外宣传的品牌活动;组织开展“一县一品一艺及文化体育科技展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活动,充分展示我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