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市容环卫局、市城管执法局关于印发《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五)深化新郊区、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郊区市容环境水平

  深化“村容整洁村”建设活动。进一步明确以“村容整洁示范(达标)村”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村容环境建设。拓展建设范围,将外环线内的“城中村”纳入整洁村达标建设中。以解决村宅周边堆物规范堆放、暴露垃圾治理、村级河道保洁为重点,开展农村路边、田边、河边、宅边“四边”环境卫生大扫除,力争使村容村貌有明显变化。根据试点先行区、中心村、自然村的不同类别,细化制订“整洁村”分类建设标准和环卫公共设施建设导则,完成600个“村容整洁达标村”建设,在此基础上,启动“村容整洁示范村”和“整洁乡镇”建设工作,年内力争建成10个“村容整洁示范村”和1个“整洁乡镇”。

  建立完善郊区市容环境建设管理体系。按照市委八届九次会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决议》关于郊区环境卫生建设要“建立镇有环卫所、村有保洁员、户有责任制的管理体系”的要求,稳步推进郊区镇级市容环境管理机构建设,为农村容貌建设管理提供组织保障。抓好农村保洁员队伍建设,力争将组建农村保洁员队伍纳入市“万人就业项目”。探索建立农民宅基地使用范围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启动郊区市容环卫专业规划编制工作。按照“1966”城镇居住规划体系要求,指导郊区61个新市镇和9个新郊区新农村先行试点区开展市容环卫专业规划编制、评审工作,并将中心村建设、改造修缮自然村落的环卫设施建设纳入新市镇总体规划。

  加快郊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实施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以力争“2009年底前郊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为目标,加快青浦、松江、金山、崇明等区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镇级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关闭严重影响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镇级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继续推进农户卫生厕所建设,实行行政许可备案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户卫生厕所使用率。

  加强郊区居民环境意识教育。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加强工作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郊区居民参与改善郊区市容环境建设的自觉性。

  (六)加强科技攻关和人才队伍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保障

  加强科技攻关。找准重点领域聚焦突破,在生活垃圾气力输送、环卫车辆新能源应用、城市保洁节水和景观灯光节电等新技术上取得成效。注重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注重工程技术的总结,对焚烧、填埋、生化多种技术组合的生活垃圾处理等工程技术加强跟踪研究,加强对区(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技术路线的指导。

  加强信息化建设。认真总结APL一期“一建设三提升”工程,研究数字指挥中心的功能拓展和对现有单独的信息化项目的整合。启动APL二期工程。加强区(县)的信息化建设指导。加强城管执法的信息化工作,启动行政执法管理信息化框架建设。继续推进电子政务的应用与发展,全面提升进市容环卫、城管执法系统政府网站水平。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市局机关严格按照《公务员法》有关规定,加快调整机关干部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加强公务员作风和能力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的公务员队伍。加强环卫作业队伍建设,增加政府对环卫作业服务人工费的采购投入,提高一线作业队伍的工资收入。制定用工标准,确保用工素质。研究具有吸引力的措施办法,在部分区开展试点,招收一批本市户籍的一线工人。在部分景观区域或景观道路,推出一支支环卫作业示范队伍。实施新的“1160人才培训工程”。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开展市局、区局、企业各层面的分级培训,组织全行业10000名职工参加的各类人才培训;做好10支学科领衔人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切实发挥其行业宏观管理方面的智囊作用、行业重点科研项目方面的攻关作用、行业骨干人才队伍方面的育人作用;有针对性地引进关键岗位重点人才60名,并为引进的人才资源在系统内共享共用创造条件。

  (七)构建大党建格局,加强组织思想保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