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理顺城管执法工作思路。不断推进执法理念观念的转变,梳理完善城管执法工作思路。坚持管理与执法、治标与治本、教育与处罚以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四个结合”的工作方法,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执法为民,坚持综合协调,坚持从严要求,坚持科技兴业,不断提高城管执法水平。制定了本市城管执法系统第一个五年规划《上海市城管执法“十一五”规划》,会同市编办、市人事局完成了《上海城管综合执法系统机构、人员基本情况调研报告》,就城管执法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了意见,明晰了“十一五”期间城管执法工作的目标、思路和措施。
进一步构建城管执法新体制。初步建立了城管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调整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扩展联席会议职能,提高了城管执法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理顺城管综合执法与各专业执法的关系,加强与市政、水务、绿化、环保、房地、规划等专业管理部门的协调,整合综合执法和专业执法,形成工作合力,在违法搭建“一口受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工作上形成了联动机制。城管综合执法全覆盖取得突破,闵行区完成城管执法队伍组建,嘉定、奉贤、南汇、崇明等区县城管综合执法队伍组建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进一步加强专项执法整治。继续抓好全市性城市管理的热点难点整治,以迎峰会为契机,开展了城管执法“畅通行动”、“绿色行动”、“安全行动”三大集中整治行动,先后组织开展了非法散发招贴小广告、乱设摊、夏令市容市貌、工地施工噪音、违法违章建筑、建筑运输车辆带泥行驶和抛洒滴漏、免费开放公园、交通排堵保畅活动等重点执法整治,较好地维护了城市管理秩序。积极协同市有关部门共同抓好全市性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了保护知识产权、社会治安、绿色护考、废旧金属收购管理、禽流感、郊区乱搭建等专项整治执法活动,确保了全市性专项整治工作的推进。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重要节庆、重大活动执法保障工作,确保各项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庆中城市管理的有序。
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工作考核,引进群众测评机制,形成对区县城管执法部门的考核体系。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中层骨干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长期性、经常性的执法人员培训机制。今年共完成了对8批1000多名科、队级中层干部的轮训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在《八项不准》的基础上,制订了《上海城管执法人员行为规范》、《上海城管执法督察工作暂行规定》等制度,进一步加强队伍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政风建设,开展比素养、赛队伍建设,比作风、赛文明执法,比实效、赛执法技能的“三比三赛”实事立功竞赛活动,不断提升政风行风水平。加强形象建设,开展队列训练演练,强化准军事化队伍的形象;开展了新的城管执法工作服招标,基本完成新服装的定装工作。
五、高度重视新郊区、新农村建设,郊区市容环境面貌有新改善
“村容整洁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出台了《上海市新郊区村容整洁达标建设指导意见(2006-2008)》,进一步细化了《上海市郊区建设村容整治村标准》,完善了“整洁村”建设规范。以开展“村容整洁村”建设为抓手,探索建立郊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建立了村容环境管理人员和保洁员队伍,形成了考核机制;采取多种渠道筹集创建资金,探索新农村环境建设的保障机制。全年创建村容整洁达标村626个。
郊区固废处置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提升。结合实施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目标计划,郊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建设和配置相适应的转运设施得到提速。在浦东新区中转站投入使用的基础上,嘉定区、崇明县也完成了处理设施建设,使郊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了10%左右;金山、青浦等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加快建设;南汇、奉贤、青浦等区的转运站建设启动。进一步加快了旱厕、简厕的改造,新建、改建农村公厕764座;归并镇级生活垃圾处置场3个,切实提高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和处理水平
六、坚持“跨前一步,为民服务”,便民服务和顽症治理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