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展农业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发展农业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是全方位的:
一是有效利用了"三农"资源,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发展农业旅游,把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农民劳动生活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加工转化,形成旅游产品并推向市场,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农业本身具有、但以前不被重视的观光旅游和文化传承等功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在发展农业旅游的地方,不但地照种,庄稼照长,粮食照收,而且还使农副产品产生了附加值,有力促进了"生产发展"。
二是有利于实现财富向农村的转移,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鲜活的渠道。发展农业旅游,有效吸引了城市居民、外地甚至海外旅游者。伴随着人流而来的,首先是财富的转移。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增加了收入,生活日益宽裕。而且,凡是因发展农业旅游而脱贫致富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整体脱贫,基本上没有"返贫"问题。农业旅游点只要面向市场、与时俱进,发展前景就是光明的。
三是实现了农村的对内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发展农业旅游的乡村,都已不是封闭的乡村。每年接待几万甚至几十万人次的海内外旅游者,既带来了财富,还带来了外部世界新的信息和理念,有助于实现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从而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实现"乡风文明"。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有许多点,已被省、市、县树立为文明单位。
四是保护了生态环境、乡村文化遗产或民族传统,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环境整洁是吸引旅游者的基本要素,文化则是旅游的灵魂。可见,环境整洁是对旅游点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有文化内涵则更受喜爱。无论在东部、西部或是中部,凡是搞农业旅游的村庄,村容都比较整洁;凡是被评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地方,都是附近村庄中最为漂亮的。
五是引入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的概念,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管理民主。旅游业属于现代服务业,农业旅游也不例外,也要讲究"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的配套发展,也要进行市场营销,也要提供规范服务,也要搞好内部管理和经济核算,并处理好各种分配关系。这些服务与管理内容,较传统农业要复杂得多,不学习、不钻研是不行的,不搞规范管理、民主管理也是不行的。引入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概念的农业旅游,必然促进乡村的管理民主。
六是农民的幸福指数高,"就地兴旅致富"更受农民欢迎。贵州和江苏的同志都提到,外出务工和就地搞旅游服务,都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但两相比较,农民更喜欢不离土、不离乡的后一种形式。这是办在农民家门口的不冒烟的"工厂",这是有志者都可以介入的"市场"。凡是农业旅游搞得好的地方,农民收入较高,而且吃住在家,亲人团聚,幸福指数更高。一批有文化、会经营、懂管理的新一代农民,正在乡村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