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关于农业旅游和新农村建设问题专题调研报告的通知

  二、发展农业旅游是西部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选择
  贵州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可以说是旅游部门的倡导,也可以说是生存环境逼出来的。全省面积的92.5%是山地、丘陵,近73%为喀斯特地貌,可耕地很少,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都难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要脱贫致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个重要选择。
  黔东南州的南花苗寨,181户,811人,人均耕地只有3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他们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2005年,该寨旅游业总收入130万元,人均1600元,比种植业、养殖业人均收入1200元高出1/3;两相合计,该寨人均总收入达到2800元,比当年黔东南州农民人均收入1730元高出61.8%,比当年贵州全省农民人均收入1870元高出49.7%。安顺市平坝县的天龙村,以具有独特背景的"屯堡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2005年,该村接待游客38万人次,旅游业直接收入300万元,综合收入2000万元。农业旅游的发展,为该村带来了一系列喜人的变化:一是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50元,比全省农民人均收入高出57.8%;二是村级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05年达到69万元,比发展旅游前增长近一倍;三是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全村从事一、三产业的劳动力比例已达到58:42,经营收入中的78.9%来自旅游收入;四是促进了农副产品、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五是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了"五个100%"(电视入户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 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儿童参加意外伤害保险率100%,计划生育率100%);六是带动了周围农村的发展,芦车坝村的早熟蔬菜、雷家垌村的西瓜、周官村的脸子雕刻都借天龙村之势兴旺发达起来。
  三、发展农业旅游是东部农村走向全面小康的一个新的抓手
  江苏的农业旅游,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了一个全面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一批村镇兴办了星级饭店、旅游公司、旅游景区(点)和旅行社,农村风貌、农事活动、农俗节庆等农业旅游资源被有效开发利用起来,农业旅游点的数量和类型迅速增加,为初步实现小康的江苏农村地区"再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增添了一个新的工作抓手。
  南京市的江心洲,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7360元,其中旅游收入2330元,占总收入的32%。洲上旅游从业人员已达600多人,其中有20多家旅游专业户的年收入超过20万元。发展农业旅游,不但能使农民致富,还能使农副产品实现增值。仅以葡萄为例,过去江心洲的葡萄,5毛钱一斤都卖不掉,现在游客上岛,把葡萄都买光了,价钱还高出了好几倍。江阴市的华西村,是我国农业战线的老典型和与时俱进的旗帜,也是东部农村发展旅游业的旗帜。2005年,全村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32万人次,旅游业直接收入5000万元,为1200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华西旅行社的经营业绩排在全国国内旅行社"百强"中的第四位。旅游业的发展,还使华西村成了宣传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闪亮窗口。一位美国游客看了华西村后动情地说:"这样好的社会主义,我们美国也要!"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