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加强农产品价格引导。实行优质优价政策和价费扶持政策,促进优质高效农产品区域种植和专业养殖,形成地域优势和品牌优势,增强价格竞争力。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规范价格行为,扶持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形成高效农业产业链。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减免路桥通行费和动植物检测检疫费,促进农产品流通。
5. 落实农产品综合补贴政策。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以及油价联动对农用柴油涨价的补贴政策,建立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直补制度,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健全农产品价格抗波动机制,规范价格调节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完善对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的补贴措施。制定重要农产品价格应急预案,运用综合调控手段,平抑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
三、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管理,努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6. 加强化肥和农药价格管理。加强化肥、农药出厂指导价格管理和进销、批零差率管理,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必要时依法采取价格干预措施。落实促进化肥生产和流通的价格优惠政策,加强储备化肥价格管理,稳定市场肥价。运用价格手段鼓励农资直销,促进连锁经营,开设农家店,实现保供稳价。
7. 加强农作物种子价格管理。修订农作物种子价格管理办法,区别常规品种、杂交品种和新品种,合理制定主要农作物种子销售价格。加强统一供种、指定价格、返利销售等价格行为的监管,规范购销价格秩序。合理确定良种招标采购价格,引导市场价格走向。
8. 推进农业用水价格改革。完善机电排灌费等农业水费计收办法,逐步推行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对农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免收水资源费。对省级以上农业龙头加工企业的生产用水,由所在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核定年度用水计划,计划内用水减半征收水资源费。
四、实施积极的价格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9. 加强农村电价管理。制定适合农村的峰谷分时电价,适当拉开淡旺季电价浮动幅度,促进农村均衡使用电力。运用价格手段促进农村电网改造,改善农村供电条件。制定生物质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价格政策。完善农村用电价格政策,农村中小学用电执行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对苏北地区符合产业政策的新办民营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实行电价优惠政策,支持苏北经济发展。
10. 完善农村生活用水价格政策。加强农村自来水价格管理,推进自来水城乡区域供水,降低供水成本,促进农村改水工程建设。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农村环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