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通报

  五十七、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电脑农业”推广应用
  培训各类农业适用技术骨干5000余人。重点推广了农作物优质高产品种应用、优质高产高效模式、轻型简化栽培、优质高效无公害栽培、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地膜覆盖、沼液综合利用、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和农业机械化配套生产等10项技术。在16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14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开展了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推广应用,对一批电脑农业科技信息示范户提供了指导和服务,与联通恩施分公司联合开发了的农村科技信息平台。
  五十八、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初步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免除农村中小学杂费和贫困生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建立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确保全州“普九”通过国家验收;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力度;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各类民办教育,象支持发展民营经济一样,支持发展民办教育;推广巴东农广校的经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推进民族学校的“五个一工程”
  全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效果明显,建立了县市“教育经费管理中心”和“校财局管”长效管理机制。恩施、建始、来凤“普九”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按要求组织实施,建成寄宿制中小学校舍98871平方米,超任务64.8个百分点。进一步规范了高中阶段的招生和管理工作,全州高中阶段招生32668人,其中普高18090人,中等职教14578人。全州核准民办高中2所、民办初中5所、民办小学4所、民办幼儿园121所、民办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3个。推广了巴东农广校的办学经验。民族学校“五个一工程”建设得以推进,为5000名学生发放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生活救助125万元。
  五十九、加快疾病防控网络、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步伐;完善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及推广工作;加强重大疫病的防控工作和对艾滋病、结核病、地氟病的防治工作;重视妇幼保健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重大疾病防控网络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得了进展,恩施、建始、咸丰、鹤峰4个试点县市平均参合率达到74.8%,利川、巴东、来凤全面启动。重大疫病的防控和艾滋病、结核病、地氟病的防治工作开展较好,落实防艾配套经费96.5万元,发现并治疗活动性结核病人3894例。完成改灶降氟2.6万户。全州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72.56%,同比上升6.05%;新法接生率达95.79%,新生儿疾病筛查2769例,孕产妇死亡率61.12/10万,同比下降25.63/10万;完成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检测30388人。
  六十、继续做好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努力创作文艺精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和机关基层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力争文化产业发展有新突破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得到了省相关部门的好评,全州共投入申遗专项经费130万元,上报“申遗”材料29个。文艺精品创作取得可喜成果,《比兹卡》获得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最高奖项音乐类大奖,来凤南剧团创作的大型南剧《西兰卡普》参加了全省第八届“楚天文化奖”评奖及“八艺节”重点剧目选拔。全州88个乡镇文化站和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转制为农村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和机关文化建设活跃。
  六十一、积极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活动,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引导群众少生优生
  全州各县市全面开展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创建活动。建始、利川完成了县级服务站的新建和改造。恩施、利川、建始、宣恩、咸丰5县市被评为省优质服务县市,巴东通过了省级验收。全州有11320名对象获得国家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
  六十二、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矿产、土地和水资源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