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通报

  四十一、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开展争创A级信用州和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的工作,全州金融机构确保实现存、贷双增20%的目标
  全州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88.73亿元,比年初增加40.59亿元,增幅达27%;贷款余额122.93亿元,比年初增加20.15亿元,增幅达20%,实现了存贷双增20%的目标。鹤峰、宣恩、来凤被评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恩施、巴东、咸丰被评为全州A级信用县市。
  四十二、进一步发挥物价部门的监管作用,抓好农资、医药、能源等价格和教育、医疗、住房等收费的监管,进一步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
  对化肥价格实行进销差率和经营环节控制,启动了农药价格干预措施。在全州中小学实行了“一费制”收费标准,取消了“搭伙费”。制定了清江外国语学校等3所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制定出台了4县市城区天然气价格,规范了天然气管网安装费。调整了利川、鹤峰城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和车坝河等3个水库发电用水价格。调整了恩施州电网销售电价和龙泉河等8个小水电上网电价。降低了脑蛋白水解物等75种药品价格,制定了100多种抗肿瘤、抗微生物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对涉农、成品油、工商、医药、教育、电力、人事、劳动保障系统收费进行了检查。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15件,查出违法金额3041万元,实施经济制裁2921万元。启动了“价格服务进万家”工程,争创省级价格诚信单位2家,州级价格诚信单位13家。
  四十三、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引导民营企业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全州应改制企业949户,完成946户,完成了改制工作量的99.7%。加大了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开展了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四十四、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全州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平稳,通过了省检查验收,基本完成了改革任务,实现了农村公益事业服务由“以钱养人”向“以钱养事”转变、由“钱随人走”向“钱随事走”转变、由政府直接提供服务向政府拿钱买服务转变,初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农村公益事业服务新机制。继续执行取消农业税和除烟叶以外的特产税等惠农政策,通过改革,全州农民减负2.05亿元,人均减负62.4元。
  四十五、以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制度改革
  州直127个财政拨款单位编制了规范的部门预算。全州2006年部门预算编制面达99.7%,县市规范化部门预算编制面达到99.1%。加强了预算支出管理,启用了预算指标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完成了2006年新旧预算转换;全州有1069个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畴,纳入面为95.5%。州直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支付的资金达4.61亿元;完成政府采购预算5.06亿元,实现政府采购规模4.47亿元,同比增长64.2%,资金节约率为11.7%。全州纳入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单位1058个,纳入面为99.8%,行政收入入库4866万元,非税收入缴财政专户7.03亿元,罚没收入入库8177万元,专项收入入库3038万元,国有资产经营收入完成2224万元,收入缴库率95%。
  四十六、全面启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
  州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全面实施,268个州直行政事业单位完成了资产自查,清查资产总额15.5亿元。对31个单位的门面及房屋进行公开竞价出租,成交租金总额2163万元,其中年租金302万元,比原合同净增150万元。对37个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规范处置,处置收入2120万元,比评估价1424万元,增长32.8%。8县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工作全面铺开,工作情况良好。
  四十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活动;开展“红盾护农行动”;积极推动酒类、肉制品、食品、药品等放心工程的深入开展
  突出开展了打假维权、打击商业欺诈、保护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活动。重点开展了“红盾护农”、“经纪活农”、“品牌强农”、“合同帮农”、“维权保农”、“准入便农”、“食品安全监管”和“打击走私贩私”行动。全面清理整顿中介机构,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全州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1744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