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做好残疾人事业信息化服务的业务指导、咨询工作。组织和推进面向残疾人的康复、维权、组织建设和文化体育、扶残捐赠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机构积极参与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
7.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制度管理。市和区县残联建立统计台账,推进数据统计电子化,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8.积极开展信息无障碍项目和产品的研发、推广和实效评估。
9.加大残疾人事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培训和引进力度。
10.采取切实措施,保障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
(十)残疾人组织建设
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
任务指标
——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深入扎实推进残疾人组织建设和基层残疾人工作。
——进一步完善各级残疾人组织机构,全面履行工作职能。
——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素质,全面增强服务能力。
——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工作机制,密切联系残疾人。
——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残疾人工作,组织志愿者扶残助残。
——提高残疾人素质,激励残疾人自强不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切实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主要措施
1.各级残疾人组织按照国务院残工委和市残工委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标准,实现机构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三个要素,使基层残疾人组织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切实为残疾人提供有效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更加活跃、残疾人组织在基层更加活跃、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在社会更加活跃。
2.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培训残疾人工作者。制定《天津市残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06年━2010年)》,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培养思想好、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3.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充分发挥“代表、服务、维权”作用,密切联系广大残疾人,活跃基层残疾人生活。
4.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普遍组织志愿者开展生产、生活、文化、教育、科技、法律等多方面的助残活动,支持残疾人工作,为残疾人提供志愿服务。市和区县残联要充分利用同级服务设施或协调有关方面,积极组织好残疾人联谊、婚介等活动。
5.采取培训、讲座、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自强活动,深入开展残疾人素质教育,大力提高残疾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树立和宣传残疾人先进典型,带动全市残疾人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为建设和谐天津贡献力量。
6.组织好全国和本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区(县)”、“自强模范” 、 “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和“扶残助残先进集体”、“残疾人之家”、“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表彰活动。
7.深入做好残疾人证的核发和管理工作。
8.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要进一步完善功能,充分发挥作用,为残疾人接受康复训练、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和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等提供多方面的有效服务。
9.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相关工作。
(十一)福利基金
加强残疾人福利基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是动员社会力量,挖掘社会资源扶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任务指标
——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募集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为扶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更多地捐助资金和实物。
——确保按残疾人需求和捐助者意向用好捐助款项和实物。
——残疾人福利基金管理规范、公平、公正,接受社会监督。
主要措施
1.大力加强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建设和福利基金工作者队伍建设。
2.充分发挥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的作用,大力宣传捐助者的善行义举,带动更多的单位、慈善家和热心人士为残疾人奉献爱心。
3.在市和区县建立捐助站并向基层延伸,就近、就地、经常性扶助残疾人。
4.积极加强与国内外慈善组织和友好人士联系,拓展福利基金募集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