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残工委办公室拟定的天津市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总体方案的通知

  (五)残疾人工作创新能力进一步显现
  各区县、各有关部门创新工作思路和招法,高标准完成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任务,打造了一批优势项目和工作亮点,为“十一五”期间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五”期间,我市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各区县、各业务领域残疾人工作还不平衡,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残疾人在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环境的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扶助残疾人实现小康目标的任务尤为繁重。各区县、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
  二、“十一五”期间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和指导原则
  “十一五”期间,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进一步夯实基础,艰苦创业,锐意创新,不断开创快发展、求实效、上水平、创一流工作业绩的新局面,确保全市残疾人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残疾人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残疾人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全面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基本实现,残疾人工作在全国保持领先位置。
  (一)总目标
  ——残疾人基本生活初步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通过实施重点工程,使8万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高质量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大力发展残疾人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得到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就业服务,残疾人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就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新安置6000名残疾人就业。
  ——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提高重度残疾人生活保障标准。
  ——继续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安居计划,改善20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居住条件,扶助30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
  ——残疾人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体育活动进一步活跃,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残疾人事业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各级残疾人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更加深入、扎实、活跃,充分发挥为残疾人服务的作用。
  ——各级残疾人服务设施和无障碍设施更加完善,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
  ——残疾人自身素质普遍提高,自强不息、全面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普遍增强。
  ——全社会进一步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残疾人工作实现资源共享,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二)指导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各级政府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兼顾特点、整体推进、加快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的工作模式。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领导,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组织作用;各有关部门将相关的残疾人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加强配合、密切协作,形成新时期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长效工作机制;各级财政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经费列入预算,加大投入,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
  ——坚持“求真务实,持续推进”的工作方针。围绕增强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和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扎扎实实为残疾人办实事。
  ——坚持社会化的工作方法。大力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充分开发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倡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扶助残疾人。
  ——坚持依法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不断完善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政策法规,加大实施和督查力度。
  ——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按照国家和我市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统一部署和基本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时俱进,奋力开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