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才数量预测为90万人左右。“十一五”时期,随着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的全面推开,机构和人员数量将发生较大变化,事业单位序列中只保留从事公益性活动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人才将随着单位性质的改变而转移或分流,预计人才数量将比“十五”末减少10万人左右。
国有企业单位人才数量预测为12万人左右。“十五”期间,受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品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国有企业单位人才大幅减少。预计“十一五”时期人才流动趋于相对稳定,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人才素质进一步提高。
非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社会组织人才数量预测为100万人以上。“十五”时期我省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壮大,极大地带动了对人才的需求。预计“十一五”时期乃至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人才数量将有较大幅度增加,逐步成为我省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技能人才数量预测为78万人左右。“九五”以来,我省年均获得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证书5万人以上,预计“十一五”期间高技能人才仍将以每年5万人左右的数量递增。
农村实用人才数量预测为45万人左右。农村实用人才目前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增减机制也不健全,因此人才数量的变数很大,但现有的人才数量将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2)人才区域结构调整目标。按照我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要求,人才区域结构调整应以武汉城市圈“1+8”人才一体化建设,带动全省县域经济及鄂西地区、老区、贫困地区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
(3)人才产业、行业结构调整目标。着力提高第一、第二产业的人才数量和密度,同时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的人才分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努力使人才分布结构与经济布局相匹配。
(4)人才能力建设目标。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优秀公务员人才;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科技水平的高层次人才;以提高战略性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以提高技术革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以普及科技、管理知识和提高增收致富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农村实用人才。
3.主要任务。
(1)实施“率先在中部地区崛起”人才集聚工程。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公务员、优秀女公务员的力度,优化公务员队伍尤其是领导成员队 伍的结构。围绕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建设工程和重点基地,培养造就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重点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非国有骨干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企业家。大力培养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支柱型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第三产业前沿行业急需的人才,形成强有力的高技术研究开发人才和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职业技术学院作用,重点培养一批现代农业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与软件技术、汽车维修与服务、建筑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化学工程技术、电力工程技术、光电子技术等专业的高技能紧缺人才。根据县域经济“一主三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紧紧围绕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目标,建设一支适应需求、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农业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重点抓好种养殖业和加工业能手、乡村科技能人、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四类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围绕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加快培养和引进金融保险、信息、贸易、法律、宣传文化、社会中介服务、旅游等方面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