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关于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1.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扶持发展一批有创新能力、出口创汇突出、带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做大做强现有省内优势企业,并围绕我省纺织服装需要重点弥补和发展的环节积极引进省外及海外优势企业。支持、调控、引导企业深化改制重组、资源整合,大力推进企业跨区域合作和省内省外企业强强联合,增强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提高产品配套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改变四川纺织服装工业小而散的面貌,提升整体形象。

  2.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坚持科、工、贸相结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或集中区,提高产业集约化程度。围绕龙头企业或重点产品和品牌,引导中小民营企业集聚发展,迅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科技转化率,最大限度获取规模经济利益。重点培育和促进南充丝绸、服装产业集群,德阳衬衣、生态彩棉服装及童装产业集群,遂宁、射洪棉纺产业集群,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宜宾、自贡化纤纺织产业集群,达州麻纺织产业集群,绵阳、三台纺织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总体上形成沿成(成都)南(南充)高速公路到达州的四川纺织工业走廊和川南化纤产业基地。

  3.突出地方特色优势。成都、德阳、绵阳一线要发挥都市优势,着力扶持无污染的服装设计及面料开发,发展都市纺织服装工业集群。成都更应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文化、教育、信息等优势,营造良好环境,广募人才,将成都打造成为西部纺织服装设计研发中心;南充等传统丝纺基地要充分利用现在丝纺传统优势,重点发展丝绸及后续产业,重整“中国绸都”的雄风;遂宁要继续发挥棉纺织工业优势,巩固在全省棉纺业的龙头地位,加速装备更新和新产品开发,发展绿色环保产品;宜宾、自贡要发挥丝丽雅、汇维仕等优势企业的带动作用,加速配套产业链培育,进一步提高纤维差别化率和后续产品开发;达州要加速苎麻脱胶带状精干麻、染整及防污等关键技术攻关,提高加工深度和产品附加值。

  (五)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

  1.加速建立创新体系。走产、学、研联合的道路,提高创新能力和新产品的产业化水平。一是通过政府推动、协会能动、企业互动整合研发和设计资源,建立产业研发或设计中心,培植生产力促进中心,实施“公司+工厂”模式,开展技术、信息和培训等服务,搭建科技创新、设计创新、管理创新平台,带动中小企业加速发展,孵化产业链的延伸和集群的壮大。二要以企业为主体,形成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加速新产品产业化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