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关于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5.坚持自主创新。四川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不能是东部纺织服装产业的简单重复,在技术、设计、管理上都要坚持自主创新,实施差别化和品牌战略。

  6.坚持可持续发展。传统纺织工业长期以来能耗较高、污染治理任务较重。要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资源上、工艺上、环境保护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使四川纺织服装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川产纺织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地位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将四川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茧丝绸和麻纺生产基地,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构建纺织原材料基地完善和后整理及服装工业发达的完整产业体系。“十一五”期间四川纺织品生产出口创汇保持中西部前茅。进一步发挥轻纺工业在扩大就业、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到2010年,纺织工业总产值翻一番;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60%;万元产值能耗下降20%;50%以上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90年代的先进水平;主要纺织品质量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力争在5-10年内培育形成5-10个全国名牌产品,打造3-5个全国知名的区域品牌。

  五、主要方向和任务

  (一)巩固发展天然纺织材料基地。充分发挥我省桑蚕养殖传统优势和苎麻种植独特优势,巩固发展丝、麻、棉种养基地,保障工业原料供应。

  1.加速推进基地建设。建设凉山、绵阳、南充、宜宾4大桑蚕基地,将凉山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蚕茧基地,实现年产鲜蚕茧2万吨以上;发展一批年产茧5000吨(10万担)和2500吨(5万担)的重点基地县,形成攀西、川北、川南三大优质蚕丝产业带;巩固和发展达州苎麻种植基地,形成麻纺织品,稳定以遂宁为主的棉花种植基地,抵御棉纺织原材料供应风险。

  2.进一步创新基地建设和运行机制。积极整合现有茧丝绸产能资源,强化“公司+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经营模式,探索村企联合,以企带村等农工一体的发展新模式,推广科技应用和适用技术,提高茧、麻、棉等天然纤维原材料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丝麻制品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着力调整纺织服装产业结构。把结构调整作为纺织产业升级的关键和中心任务来抓,以市场为导向,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加速资源整合和组织结构的创新。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