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一轮的产业战略转移给四川纺织服装业带来跨越的机会。当前在东部沿海省区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纺织服装企业生产基地向土地、电力供应成本相对较低,劳动力充裕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明显加快。2006年国家也明确提出要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为我省纺织工业积极承接转移,争取大有作为带来新的机遇。
(三)常规纺织产品能力过剩将导致我省主流上游产品竞争加剧。常规纺织产品能力的过剩和终端消费多元化之间的矛盾又促使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逐步从成本血拼升级到产品、品牌的竞争和人才、技术的竞争,结构调整成为当前全国和四川纺织工业发展的主线,逼迫常规上游产品为主的四川纺织业必须加速自主创新和设备更新。
(四)国际经济进一步推进纺织服装业竞争加剧。随着出口配额的取消,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协议的签署为企业出口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出口仍将继续增长。同时纺织行业的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摩擦呈现更加多样化、范围广、全方位的态势,国际国内竞争将更为激烈,
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导向,结构调整为主线,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运用产业政策,紧紧依靠技术进步,大力推进品牌战略,积极实施“内引外联”,做大做强优势企业,着力打造产业集群,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规范市场环境,转变增长方式,巩固和提高四川省纺织服装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全行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和产业升级。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纺织服装工业是市场化程度高,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育相对成熟的传统工业,必须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努力打造服务平台,千方百计维护公平市场环境,保护积极竞争态势。
2.坚持发挥资源优势。在石化原料日益紧张匮乏的今天,要更加注重发挥我省苎麻、蚕丝、竹等天然纤维的优势,积极巩固和发展桑、麻、棉等绿色原材料基地,培育新型原材料供应机制,保障天然纺织品生产。
3.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必须紧紧抓住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适应一体化经济,开拓国际化经营。抓住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四川纺织工业产能和质量效益的跨越式发展。
4.坚持推进集聚发展。当前纺织行业的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为主转向区域和集群之间的竞争为主。必须大力引导资源整合,促进民营中小企业有效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