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关于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川办函[2006]258号 二○○六年十一月五日)
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关于《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转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劳动保障厅、
省商务厅、 省环保局、省招商引资局、省中小企业局)
四川拥有丰富的纺织品资源和较为雄厚的纺织工业基础。为顺利实施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促进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提高整体水平,推进产业升级,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现状及主要问题
我省纺织服装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全省企业总数约4000-5000家,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374家,从业人员逾30万人,为纺织工业提供桑蚕、棉麻等天然纤维原材料的农村劳动力超过300万人。纺织工业已形成缫丝、纺、织、印染、化学纤维制造、服装加工等为主,设计、科研、人才培养配套的工业体系。
(一)发展现状及特点。
1.投资和产能快速增长。据统计,“十五”期间全省纺织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产值、增加值与销售收入的增幅平均在30%以上。2005年全社会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25.30亿元(含服装),比上年增长了42.1%,规模以上纺织工业总产值234.74亿元,增长35.14%,工业增加值37.35亿元,增长29.2%,销售收入219.35亿元,增长32.39%。实现出口创汇7.6亿美元,增长21.9%,占全省出口创汇总额的16.1%。以上指标均为西部第一。
2.装备水平和产品结构得到提升。2005年全省技术改造投入增长了37.5%,装备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我省棉纺织设备中上世纪90年代先进纺纱锭达到45%,无梭织机比例达10%。高档无结头、精梳纱比率达10%,可纺纱支细度达到纯棉60S-120S;全省拥有缫丝生产能力40.9万绪,其中自动缫25.5万绪,生产能力列全国前茅。目前我省生丝、双宫丝产量列全国首位,坯绸、绢纺产量列全国第三;近年化纤工业发展迅速,全省化纤总产值已占全国的2%,尤其特种化纤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
3.龙头企业和品牌有所发展。目前四川朗瑞公司生丝生产规模居全国第1位,是全球第一大蚕丝生产企业,出口额也在全国同行业民营出口企业中列首位;丝丽雅集团公司的粘胶长丝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名列国内同行业之首。公司被授誉为“中国维卡纤维大王”,“丝丽雅”品牌被商务部公布为2005-2006年度“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大竹金桥麻业是我省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综合分析评选,企业的竞争力的排名连续两年(2004年、2005年)居全国同行业的前列。此外,巨人树西服、琪达衬衣、可可斯童装等30多个服装品牌在西部地区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