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
(晋政发〔2006〕4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
(2006-2010年)
为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使残疾人事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及《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制订《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执行5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圆满完成了规定的各项任务,残疾人状况有了进一步改善,残疾人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康复康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康复指导机构达到74个。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培训康复工作管理与技术人员450人次。为残疾人提供用品用具1400种、97682件,为74645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为5497名低视力患者配戴了助视器,为2906名肢体残疾者和2243名智残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2405名聋儿接受了听力语言训练、150名肢体残疾患者得到手术治疗、5.8万名精神病患者得到监护,各项康复治疗、训练与服务总计达14万人。
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由“九五”末期的80%上升到85%。普通大中专残疾考生招生录取率达到100%。对贫困失学残疾儿童实行了救助。
就业以省人民政府令的形式颁布实施了《山西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规定》。县以上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全部建立。对85578名残疾人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35086名残疾人得到就业,就业率达到85.1 %。盲人按摩工作在规范管理、完善网络、职称评定、专业培训、就业服务等方面不断加强。
扶贫安排扶贫资金2.6亿元,对50多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了扶持,近30万脱贫。投入专项资金1440万元,对1600多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进行了改造。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得到救助。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已初见成效。省政府投入基本建设专项资金930万元,中央财政补贴670万元,共计1600万元,对11个市、92个县(市、区)残联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了补贴。目前,10个市、2/ 3县(市、区)残联的基础设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残疾人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基金工作建立了残疾人福利基金和残疾人教育奖学金基金。全省各级残联筹集残疾人福利基金5500万元,救助贫困残疾人20970户。筹集残疾人教育奖学金400多万元,资助贫困残疾学生4550名。为6000名肢体残疾人捐赠了轮椅,使广大残疾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温暖。
文化体育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日趋活跃。参加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和全国盲、聋、培智学校学生艺术汇演,取得了良好成绩。参加了多项全国性和国际性体育赛事,比赛成绩和运动员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成功举办了全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推动和促进了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