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

  2.主要措施
  生态农业园区要以村镇和畜牧龙头企业为单位,大力发展有机肥和无公害农产品,综合利用秸秆,利用和处理好畜禽粪便,在推广户用沼气池的同时,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及农村生活污水沼气化工程建设,基本治理大型养殖场排出粪便、污水所造成的污染,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推广与精细农业相适应的优良品种和投入品减量技术,限制和限量使用农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等技术,发展设施农业,建立品种优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安全化、管理科学化的新型生态农业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联盟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推进标准化、集约化、无公害化生产,形成一批绿色农业产业综合开发园区,建成一批绿色农产品种养加一体化园区,着力提高生态农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工业园区要抓好园区内的规划布局,提高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水平,完善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的产业链。新上的重点项目原则上都要进入相应的工业园区;中心城区工业项目要结合城市改造调整优化进工业园区;条件成熟地区的零星工业点也要逐步进入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工业集中、管理集成的发展格局。同时,从严把握项目准入条件,对入园企业提出土地、能源、水资源控制目标,园区内各企业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园区要加强从原料入区至产品、废物出区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努力提高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率、投资强度及容积率,列入试点的园区投资强度应达到每亩120万元以上。
  加强分类指导和整合。对现有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进行改造,对基础设施较好、规模较大、产业档次较高、集聚功能较强、产出效益较优的工业园区,要重点培育和发展,充分发挥这些工业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对有一定基础的工业园,引进关键补链项目,通过产业、基础设施、管理机构的整合,形成协调发展态势;对新建工业园区要加强规划指导,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进行建设,园区内企业(生产单元)之间要尽量实现废物和副产物的互相利用、能量和水的梯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推动不同产业和企业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形成企业或产业之间的生态网络,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
  (四)社区层面
  1.工作任务
  建设绿色社区社区发展要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围绕有效利用城镇土地和闲置房源,促进建设节约用地,合理开发,抓好社区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新建住宅小区要建立中水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立体绿化和智能化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同时逐步推进现有住宅小区的改造。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