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健全质量管理,提升营销管理,完善成本管理,严格资金管理,强化投资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强化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先进管理模式,优化组织管理,注重战略管理,推行人本管理,推进管理信息化,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推进管理现代化。力争到2010年,全省大多数企业基本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定量化和精细化,企业管理总体水平大幅提高,生产经营成本和管理费用逐步下降,投融资能力和营销水平明显提高,各种质量、安全事故显著减少,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和管理现代化。
第六篇 完善工业促进体系
第二十一章 加大工业投资力度
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坚持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注重投资平台建设,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多渠道招商引资,营造工业投资的良好软硬环境。采取政府预算内资金安排、政府举债和国有资源转换等方式,多方筹措工业发展资金。围绕产业园区、担保机构等平台建设,以及延伸产业链、实施名牌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循环经济、运行调控等重点工作,增加前期投入,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银企合作机制、银政联系会议制度、重点企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以及促进企业上市等多种方式,通畅企业融资渠道。
第二十二章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
建立健全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监测系统,加强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动态监测。完善工业经济运行例会制度。建立紧急状况下应急生产和应急调度处置制度,制定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完善煤电油运协调体系。探索煤电价格联动办法。加强对电厂生产运营的指导,合理调度生产和供给。优化“云电送粤”曲线。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制订全省能源工业运行规则,规范市场秩序。调整优化铁路运输结构,合理配置运力资源。完善铁路运输联席会议制度,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加强滇桂黔川渝铁路运输联席协调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铁路运输环境。积极挖潜提效,提高运输效率。引导企业在新,上项目或技术改造中,加强铁路运力分析。完善成品油供应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协调机制,保障重点需求。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构建以昆明、玉溪、曲靖、红河、大理等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为主节点,其他州市城市为支点,综合运输网络为主干的多层次物流网络体系,尽快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物流基地。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改造落后物流设施。培育物流市场,整合物流资源,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采购、运输、仓储服务网络体系。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发挥公路、民航、水运和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的作用,促进生产资料加工配送,提高物流社会化水平。
第二十三章 提高工业经济外向度
主动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及南亚国家高层次、宽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边境贸易经济合作机制。以电子信息、机电、冶金、橡胶、建材、食品、日用化工等行业为合作重点,提高机电产品、绿色生态加工食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在昆明、曲靖、个开蒙等城市建设进出口加工园区,在河口、瑞丽、景洪、腾冲等边境城市建设进出口加工贸易区。加快与沿海发达地区及中部地区经济对接,通过基础设施互连、人才互动和政策互通,加强滇沪、滇浙、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6省 (区、市)等区域性经济合作,引进高新技术、先进技术和关键技术装备,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承接产业转移。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我省各类企业包括重点骨干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以及各类中小企业到境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投资,开拓周边国家市场和参与开发矿产和生物资源。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外资在产业和区域投入的引导,充分发挥外来资金的集聚和带动效应,全面提升我省企业的技术、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
第二十四章 改进管理服务职能
进一步减少和规范审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规范行政性、垄断性资源配置,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理顺职能分工,逐步把部分相关行政职能下放给州(市)和县,省级重点做好总体规划编制、调控体系建立、政策体系完善、准入制度制定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加强经济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法律、信息、行政等手段加强管理和引导,重大决策推行社会听证、舆论调查、专家论证等方式,充分听取当事人、基层组织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努力形成全社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合力。
第二十五章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鼓励以省内重点企业为龙头,依托特色产业和重点产品,适时组建具有比较优势、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行业协会。正确把握新形势下行业协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协调市场主体利益、维护行业公平竞争、促进行业生产发展、提高市场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建立行业协会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坚持政会分开、自主办会,转变职能、做好服务,逐步把一些可以由协会承担的职能转移或委托给协会承担。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综合监管机制。“十一五”期间,基本形成分布合理、覆盖广泛的行业协会体系,以及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行业协会工作体制,完善保障行业协会健康有序发展的运行机制。
第二十六章 综合推进强化落实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云南省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加快编制和实施重点产业、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乡镇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战略、工业园区、工业循环经济、行业协会等专项规划,引导州市编制、实施新型工业化综合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本《规划纲要》是我省新型工业化的“十一五”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经济管理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在《规划纲要》实施中,要注重结合实际,坚持分类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本《规划纲要》的实施和形势的变化,应适时调整完善相应措施,突出阶段性重点,集中力量有效解决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取得新进展,为实现全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