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一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解决非公企业在市场准入、金融支持、税费征收、土地使用、投融资、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创造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环境。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拓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大力开展创业服务,加快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产业政策、技术进步、结构调整等的引导作用,强化服务意识,规范行政执法,防范和查处“四乱”行为,切实维护非公企业合法权益。制定新政策,完善新举措,激活民间投资,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第十五章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和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云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立法进程,全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积极开展“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活动,逐步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和自主创业相结合的创业发展长效机制。推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促进社会各种优势资源更多地流向优质企业,支持成长型中小企业做优做强。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创业辅导、信息服务、教育培训、信用担保、技术创新、管理咨询、市场开拓、维权保护等方面内容,动员和鼓励各方力量,共同建立创业培训、公共信息、融资担保、技术创新、维护权益等服务平台,全方位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力争到2010年初步形成集公共服务、公益性服务、商业性服务为一体,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功能健全、服务完善、分工合理、体系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专栏5 中小企业

┌───────────────────────────────────────────┐
│实施五大战略:创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集群发展战略、外向型发展战略、人才强企战略。│
│构建五大服务平台:创业培训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融资担保服务平台、技术创新服务平│
│台、维权保护平台。                                  │
│推进八项重点工作:建设16个小企业孵化基地、培育30户重点企业、打造260个知名品牌、新认  │
│定50个以上研发中心、辅导20户企业上市、培育30户高新技术企业、开展50户循环经济试点、  │
│扶持150个重点项目。                                  │
└───────────────────────────────────────────┘

第五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十六章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强化政府对新技术应用、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研发的支持,提高技改专项资金中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比例。鼓励各类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吸引社会多元投资,提高重点产业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到2010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比例达到1.5%以上,研发经费(R&D)投入比例达到1%以上。
  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实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计划。推进电子信息、烟草及配套、农特产品加工等行业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生物及医药、冶金、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所需重点研发试验设施、检测设施、关键工程软件的购置,提高企业研发装备水平。完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制度,推进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十一五”期间,每年有15户左右企业技术中心达到省级及以上标准。到2010年,大多数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或技术研发机构。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合,共建技术创新实验基地,提高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供给能力。促进企业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进一步拓宽企业知识产权示范工程范围,推进企业品牌、专利、商标、版权的融合使用,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以天然药物、生物农药、绿色食品、高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加快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产品开发。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化,积极促进专利技术标准化、专利技术产业化。
  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以十大产业为重点,在精深加工、新产品开发、节能降耗、防治污染、提高装备水平等方面,积极支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造,重点扶持新材料、生物及医药、光电子及信息产品、先进制造、能源、传统重点产业、农特产品深加工、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具有鲜明地方优势和特色的重大结构调整项目。继续组织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支持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和配置,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努力实现管理信息化和营销电子化。
  加快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组织实施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及工业性试验、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加快产业化步伐,着力推进光电子基地、信息产业基地等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广应用以现代信息、生物技术、节能降耗等产业共性技术为重点的先进适用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的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性技术等。力争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到2010年超过1000亿元。
  专栏6 企业自主创新

┌───────────────────────────────────────────┐
│实施6大创新工程:技术装备工程、创新平台工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企业知识产权推 │
│进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新技术推广工程。                       │
│推进“5个100”工作:培育100户知名企业、100户产值超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打造100个名牌产  │
│品、建设100家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组织实施100项技术创新项目。              │
└───────────────────────────────────────────┘

第十七章 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