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以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执法责任,确保每一个行政执法机关、每一个行政执法岗位、每一个行政执法行为,都有明确的执法依据、严格的执法程序、相应的执法责任,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办事须公开、违法受追究。进一步明确执法权限,减少行政执法层次,推进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的改革工作。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
(26)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认真组织实施中央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方案,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改革和完善诉讼制度、检察监督制度、刑罚执行制度、教育矫治制度、司法鉴定制度、刑事赔偿制度。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健全和落实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等制度。加强人权司法保护,严格依照法定规则、原则和程序进行诉讼活动。完善执行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维护司法廉洁,严惩司法腐败。
(27)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坚持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各级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把普法教育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诉求。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
八、大力推进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28)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全面掌握社会动向,及时发现各种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大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的作用,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措施的协调性,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照顾各方面的关切,注重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矛盾的产生。认真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破产、涉法涉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29)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健全和落实以领导干部为责任主体的信访工作责任制。对重大信访案件继续实行领导包案制,集中处理好信访突出问题。特别对涉诉涉法案件要加强督办和指导,坚持有错必纠,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力争尽快息诉罢访。建立信访信息系统,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对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要及时研究,能够解决的尽快予以解决,决不可拖延和搪塞;对某些不合理要求和暂时没有条件满足的要求,要及时地做工作,给予说明和解释,使矛盾得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