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测绘高新技术,采用信息处理、地理分析和统计等方法,完成陕西省地貌类型划分与统计,形成全省山地、丘陵地和平地的面积、分布等权威信息数据;确定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大主体功能区的范围,采集相关地理信息、收集经济信息,并建立基于政府决策的专题数据库,为其提供面积、高程、地貌类型等地理信息和相关统计分析数据服务;获取包括行政区域地理位置、国土面积等内容的基础地理信息和包括境界、地表覆盖等内容的专题地理信息,向社会提供统一、准确、权威的统计分析数据。
2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重点区域地表形变监测
陕北作为我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随着煤田、油气田的规模化开采、开发,越来越明显的造成这一地区地表的变形(包括水平位移和地面沉降),从而形成一些人为自然灾害的隐患。利用高精度GPS监测网的布设结合D-INSAR(差分干涉技术)建立这一地区地表变化监测系统,能及时反映陕北能源基地的地表变化情况,初步建立起该地区因开发形成的地表形变安全预警系统。
陕北能源基地地表变化监测系统的建立,需要在该地区有选择的布设高精度GPS监测网,并针对地表变形明显地区开展D-INSAR地表变化监测试验研究工作。主要工作有:高精度GPS监测网的选埋和周期性观测;地表变形明显地区D-INSAR地表变化监测试验研究;监测数据处理及变形分析预报。
3陕西省地图集编制
地图集是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集中反映。采用现代数字制图技术编制出版全省综合性地图集,在经济发展和辅助决策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陕西省地图集是全面反映我省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等状况,展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形象化基础资料,是我省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工作。
图集编制将全面收集全省各行业的最新成果、成就及发展规划资料,采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数字地图制图技术,设计开发的《陕西省地图集》将形成适于及时更新的互联网版、快速更新方便使用的电子光盘版和权威的印刷版三种形式。
(五)政府辅助决策公共地理信息平台建设。
1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
我省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工作正在广泛开展,急需地理空间数据的有力支持。目前的电子政务系统大多都是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系统,局限于各自的行业部门,政务信息相对独立,缺乏最基本的地理空间信息的支撑,信息无法直观有效表达,各个行业的信息资源无法整合,数据远没有实现真正意义共享。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建立陕西省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发布、维护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电子政务的各个系统根据自己的权限对共享数据进行访问,根据现有的客户端现状和需求进行全省各类专题数据和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整合与集成。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共享数据库的建立。依据地理空间数据的组织方法,将分类好的数据进行空间化,建立起地理空间关系。二是信息共享权限的配置。根据政府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国家数据保密的原则,进行用户、角色和客户端软件的权限设置。三是共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基于现有的软硬件资源现状,进行必要的扩充和升级,依据政府专网进行系统的开发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