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机制不断创新。人才评价、选拔使用、分配激励、人才保障机制运转顺畅,人才聚集能力不断增强,形成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环境,以及适合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广东省成为国内外人才创业发展的首选地之一。
4.人才效能不断提高。
--效益提高。人才宏观调控有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高效,人才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较充分发挥,人才效益明显提高。
--创新力增强。发明专利和各类科技成果不断增加,自主创新技术占产业技术的比率明显上升,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六大人才培养工程。
1.党政人才培养工程。以提升公务员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着力培养一大批政治坚定,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于职守,勇于创新,干净干事,群众公认的党政人才,着眼于提高党政人才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执政能力、决策水平和创新能力,完善党政人才培训体系,加强现代公共管理和专业知识培训,全面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2.企业家培养工程。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遵循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成长规律,重视在市场竞争中发现、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塑造广东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职业化水平,培养一大批熟悉国内国际市场、善于开拓经营的管理人才。建立广东企业高级人才库。推进职业经理人队伍的职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加强海内外多形式的培训,加快培养一批熟悉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具有长远眼光和国际视野以及较强决策能力、开拓能力、执行能力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把非公有经济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纳入广东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总体规划,一视同仁提供人才培养资源和保障。
3.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依托国家和广东省各项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实施院士培养引进工程、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工程、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特聘教授岗位计划、宣传思想战线十百千人才工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工程、百名技术帅才培养计划等,在科研机构、重点学科和重点行业实施首席专家制,加强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养,着力培养一批站在学科前沿、善于创新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增强人才的团队效应和竞争力。加强培养熟悉国际法、国际贸易法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涉外法律、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研究咨询,以及国际物流、金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共管理等方面紧缺的高级人才。建立广东高级专家库,对入库人选实行动态管理。以广东高级专家库为平台,实施“珠江学者”培养工程,按“珠江高级学者”、“珠江青年学者”、“珠江学者团队”三种类型实施培养计划。抓紧重点战略领域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有针对性地办好专业人才高级研修班,选送优秀后备人才赴境外培训。
4.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以增强劳动者职业技能为重点,坚持技能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制定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和政策,为适应广东省建设世界制造业基地的需要,培养能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关键技术、工艺难题的高技能人才。在广东省建立一批起示范作用的高标准、专业化、开放式的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重点建设10个公益性、高层次、开放式的公共训练基地。努力办好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制度,为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积极开拓多种渠道,进一步扩充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