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2.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给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了竞争与压力,也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了竞争与合作并行的新态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加速,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层次不断提升,区域优势日益彰显,对人才与资金的吸引力不断加大,使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同时,粤港澳经济与科技合作不断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伸,有利于广东省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在区域内进行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3广东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高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经过长期的持续快速发展,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已具备较大的产业规模,形成了产业链配套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与扶持的发展机制,并积累了发展产业、完善市场、创新机制的丰富经验,为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同时,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在资金、资源、环境和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的投入已经很大,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原来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将难以为继,必须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作用。综上所述,“十一五”期间是广东省高技术产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关键时期。未来5年,希望与风险共存,机遇与挑战同在,要求广东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精神,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总体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任务,坚持继续做大、加快做强的方针,推动高技术产业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加强优势领域的原始创新,促进从单项创新向集成创新转变,积极利用国内外资源,加强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创新模式的层次推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技术创新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制度创新是解决高技术产业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坚持市场为主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努力构建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辅以政府的政策支持、宏观导向和资金引导,形成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坚持产业集聚与规模发展相结合。要立足资源的优化配置,把产业集聚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加快培育和形成高技术产业群体优势,实现高技术产业的规模发展。

  (二) 发展目标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支满足产业发展要求的科技人才队伍,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建设珠江三角洲高技术产业带,带动东西两翼和山区加快发展,把广东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到2010年,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生物技术、新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形成较大规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40%,研究开发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8%;每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达55人,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00件,产业技术自给率达48%左右。到2020年,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完善,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层次得到整体提升,集约型增长方式成为产业主流,珠江三角洲成为国内领先、国际重要的高技术产业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基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0%,研究开发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8%。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