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哈尔滨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37.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防控体系,提高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水平。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危机管理和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严格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制,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的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和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做好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环境污染、生产安全事故、重大自然灾害等应急处理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执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科研开发、监管监察和技术保障体系、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煤矿等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和专项整治,加强交通、消防安全监管,减少交通、火灾事故。加大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意识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素质。

  九、加强党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38.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坚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锐意创新、干事创业的领导集体。加强社会建设理论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把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标准,注重培养选拔熟悉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优秀干部,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和作用。

  39.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切实加强农村、企业、城市社区、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和“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城乡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的投入,保障农村基层政权运行经费。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和落实定期轮训、考评激励、待遇保障等制度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保证党员权利的正常行使和不受侵犯。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

  40.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和谐。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推进教育、监督、制度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和发展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反腐倡廉局面。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以正确行使权力为重点,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工作领域,形成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有效机制。以保证廉洁从政为目标,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把党内监督与各方面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以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为重点,纠建并举、纠树结合、综合治理,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依纪依法严肃查办案件,严厉惩治腐败。以效能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转变作风,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优良的党风政风促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