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创新型长沙需要科技引领
建设创新型长沙的历史使命,要求我市在思想观念、机制体制、公共管理、经济结构、城市规划、知识体系、科学技术等方面全面创新,而核心在于科技创新。重点攻克和发展一批关键技术,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品牌,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集群,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二)建设小康长沙需要科技支撑
放眼长沙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和现实状况,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从“要素驱动型”向“自主创新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更好地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
(三)建设和谐长沙需要科技保障
打破资源与能源的瓶颈制约需要依靠科技,加强公共安全需要依靠科技,提高公共卫生水平需要科技。此外,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节能降耗、农业病虫害防治、文物保护等诸多领域都需要发挥科技的保障作用。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建设一个繁荣、创新、文明、和谐长沙的目标。
三、“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大力实施兴工强市、科教先导、城乡统筹、文化推动四大战略。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为根本,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加速长沙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拓展产业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功能,为建设创新型长沙、小康长沙和和谐长沙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坚持科学的决策程序,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围绕重点领域、优势产业,突出共性关键技术、重大产品和特色资源开发,集中突破、跨越发展。
2、坚持创新发展,做到传统提升、产业集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强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争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推进集成技术创新;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推进改进性创新;在优势领域,推进原始性创新;在追赶领域,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适应性创新。积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突出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吸引、辐射和拉动作用,强化专业分工与协作,推进产业聚集、资源共享、整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