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维护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提高能力,优化环境,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全面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管理服务规范高效的目标。
(三)主要任务。
1.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健全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城乡并重的就业体系,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个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和职业培训管理服务体系,建立职业技能管理和职业培训指导中心等一批新机构,创新培训模式,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率达45%以上,三大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10:45:45,保持全市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高技能人才总量力争达到10万人,技术工种从业人员持证率力争达到80%左右,获得高级以上技能资格证书的人员达到获证人员的25%以上。
2.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覆盖城乡大多数劳动者,使广大城乡劳动者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保障方式多层次;加快形成基本养老保险、地方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等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建立能够覆盖全社会所有人群的医疗保险制度。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保持基金征缴率在95%以上,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社会保险的管理服务实现社会化,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纳入社区管理。到2010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6万人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1万人以上,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3万人以上,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4万人以上,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万人以上,基金积累增长128%左右。
3.建立和完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体制,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对违法行为的预防能力、查处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逐步完善主办监察员制度,形成日常巡视监察、举报专查等执法检查的长效机制。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诚信档案,引导企业守法经营;继续巩固和发展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全面实行并巩固、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在各类企业中普遍建立集体协商制度。深化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改革,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当期结案率达到98%以上。市场化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基本形成,企业工资收入宏观调控体系得到改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秩序走向规范,收入分配关系趋于合理,职工工资水平逐步提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6.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