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珠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珠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至“十五”期末,我市劳动保障工作体系逐步趋于完善,主要政策体系基本调整到位,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环境。
  1.有利条件。
  --珠海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为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时期,我市以新型工业化为先导,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促进金融、旅游、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及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坚持“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将经济工作的重心放在发展工业上,着力引进大型项目、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带动作用。把握住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历史性机遇,转变增长方式,增强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壮大经济规模,深化体制改革,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协调发展,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预测未来5年珠海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3%以上。港珠澳大桥和珠海铁公路交通网的完善,将从根本上改善珠海的投资硬环境,将使珠海从过去的交通终点一举变为交通节点,成为珠江西岸最重要的出海口,更好地发挥珠海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特区的“窗口”作用。这些将为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坚实基础。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确定的体制改革目标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有力推动各级政府对劳动保障事业的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使促进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关系调整工作摆上各级政府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而为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和强大动力。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深化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劳动关系调整,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保障改革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十一五”劳动保障事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经过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的改革和发展,我市已基本建立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和就业服务体系,形成了包括税费减免、财政投入、信贷支持、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的积极就业政策;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基本制度已经确立,社会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逐步增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基本形成;劳动保障工作的基础更加坚实,手段更加先进,这些都为 “十一五”时期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艰巨繁重,对城镇就业和社会保险构成极大的压力,协调城乡、市内外劳动力就业的难度加大;我国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宏观调控政策的延续以及实行资源约束政策,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必将对不少行业、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形成制约,对扩大就业规模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仍有较大缺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加强,经济形式的多元化,推动就业方式和劳动关系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对就业管理和劳动关系协调提出新的要求;社会结构加速调整,缓解城乡、地区和阶层发展的不平衡,实现公平发展的呼声更加强烈,要求在就业、分配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快制度改革,形成公平、公正的环境;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给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尚不能完全适应就业形势发展的要求,社会保险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超时加班等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办案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