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具体目标
1、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深化社会保障机制,鼓励发展商业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提高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水平。到2010年,在有条件的社区普遍设定社区卫生服务点;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5%以上。
2、稳步加强机构养老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到2010年,全市养老床位在8000张以上,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在1万人以上。
3、大力推进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新建和改建居、村委会标准化老年活动室75个,全市每个居、村委会都有老年活动室,其中60%达到标准化要求;进一步完善社区健身苑、点的建设。
4、推动老年文化、体育、教育等事业发展,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到2010年,老年人社区活动参与率、受益面在75%以上,全市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比例在60%以上,参加老年教育的绝对人数有所增加。
(三)主要任务
1、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
(1)继续完善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解决没有基本保障的老年群体的保障问题,提高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和养老保障水平。
(2)坚持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和家庭保障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贫困老人救助制度,建立规范的特困老人福利补贴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助老帮困活动,形成覆盖全市老年人的帮困救助网络。
2、完善老年医疗保健体系,提高老年卫生服务水平
(1)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网络建设,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保健设施装备。
(2)建立年龄情况分段、健康状况分类、养老形式分档的老年人健康评估制度,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建档率在85%以上。
(3)建立社区卫生三级预防体系,在1-2万人口的居民区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地区2-3个村1万人左右设立一个中心村卫生室,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通过社区慢性病监控网络对老年病人进行监护和用药、康复指导。
(4)增设家庭病床,满足老年病人的医治需求。进一步规范家庭病床的管理,增加服务内容,设置治病、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项目,推广社区临终关怀护理服务。
3、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养老福利保障水平
(1)稳步推进社会福利设施网络建设,不断推进养老设施的社会化、多元化投入。每年净增700张床位,到2010年,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达8000张以上。依法加强养老机构的管理,建立服务项目、服务质量和服务对象的评估体系。加强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