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规定程序进行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认证比例达到100%。
2. 对因重病、高龄、残疾等特殊原因行动不便者,工作人员提供上门服务等方便措施。
3. 开展异地居住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协助认证工作。
九、发放联系卡
1. 向本地居住退休人员发放管理服务手册、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明确联系人、联系电话和管理服务内容,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发放率达到90%以上。
2. 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退休人员都能了解掌握联系卡的作用和内容,能及时便捷地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管理服务。
十、互助服务组织
1. 在退休人员中广泛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根据退休人员居住情况,按50-60个退休人员建立一个互助组,有互助片长、组长,纳入自管组织退休人员比例达到85%以上。
2. 每个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能够全面掌握本小组退休人员家庭状况、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等,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助困等活动,没有死亡冒领养老金现象发生。
十一、为特殊人员服务
1. 掌握了解辖区内每位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对孤寡、独居、精神病、高龄、特困、重病、伤残、劳模、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老工人等九类特殊人员作为重点关心对象,全面掌握九类人员情况,进行分类登记,帮困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记载明确。
2. 实行探访工作责任制,经常性地开展探望慰问。辖内街道社区采取“包户到人”的办法,制定社区街坊邻里互助关爱措施,对孤寡、独居人员实施每周探访见面二次,专人负责,专人跟踪。
3. 帮助死亡退休人员家属申领丧葬补助金和遗属补贴。
十二、医疗保健服务
1. 建立退休人员健康档案比例达90%以上,生存健康状况及时掌握。
2、. 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工作,组织各种义务讲座。
十三、文体活动
1. 配有退休人员活动场地、设施完善。
2. 广泛建立各种活动小组,经常组织退休人员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每年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召开茶话会、座谈会等慰问退休人员,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兴趣班,参与人次占辖区退休人员的70%以上。
十四、党建工作
1. 协助街道社区党组织接收退休人员党员组织关系,企业退休人员中的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率达到90%以上。
2. 根据转入的企业退休人员中党员的数量成立相应组织,组织机构健全,组织活动正常,活动记录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