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本原则
1、科学普及与科技发展战略相结合
科普工作同建设创新型城市、构筑“健康上海、生态上海、精品上海、数字上海”科技引领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科技发展战略有机结合,重点宣传保护生态、节约资源、安全生产、科技兴农、应急防灾、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巩固并强化科学普及在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2、科学普及与创新文化建设相结合
在各级教育中强化创新意识,推动自主创新,以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促进科学普及,激励和培育新一代创新者,构建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创新文化的群众基础。
3、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相结合
促进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协调发展,在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重视对人文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提高人们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进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科学普及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相结合
整体提高市民科学素质,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满足不同的科普需求,使科普工作成为贯穿职业前、职业中和职业后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开展重大活动与注重全民参与相结合
注重全民参与,扩大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普及度,同时通过重大活动的开展和创新,抓住重点,突出亮点,以点带面,推进科普工作向更高的形态发展。
6、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积极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各方共同推动的科普运行机制,探索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科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形成多元化投入、多渠道兴办科普的局面。
三、上海科普“十一五”重点任务
按照科普发展趋势,围绕《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实施,重点在提升科普能力、丰富科普活动、关注目标人群、实施示范专项四个方面,凝炼科普工作十九项重点任务。
(一)提升科普能力
以全面提升科普能力作为“十一五”期间上海科普工作重点。通过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传媒网络构建、科普内容制作以及科普人才培养,强化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共享。
1、科普基础设施
重点建设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分馆,按规划分级、分批提升改造一批专题性科技场馆;充分利用上海高校、研究所、企业等的丰富科技资源,共同推动全市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加强城镇社区科普服务设施和适应社会主义农村新模式的农村基层科普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科普场馆的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其科普教育和先进文化传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