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3、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以应用为主导,以资源整合为重点,规划实施了电子政务“112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进覆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军区等多系统共用的全省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建设整合,推动办公业务资源及网上审批、财税和审计监管、社会保障、宏观经济、农业信息发布与服务、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社区综合管理、人口与人力资源、应急联动、公共卫生、信用信息服务、综合教育等12个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共享程度;进一步完善门户网站功能,强化政务公开,推行网上审批、咨询、纳税等服务项目。通过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增强了政府监管能力,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和行政效率,优化了发展环境。邯郸、衡水等市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电子政务建设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集约化建设道路。

  4、涉农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业信息化走在全国前列。涉农信息化在网络建设、信息采集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以乡村信息服务站 (点)为基础,形成了连接省内34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450个龙头企业、4500个中介组织以及10万余农业生产大户和农村经纪人的涉农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了以农业基点调查、农情、市场价格等为重点,以种子、肥料、农机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信息采集发布系统;积极探索信息进村入户的多渠道、多终端、多用途的新模式,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语音电话和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开展涉农信息服务。全国 推 广 了 藁 城 市 “三 电 合 一” 模 式 和 廊 坊 市 农 村 信 息“户”联网模式。

  5、工业领域信息化改造步伐加快,涌现出一批典型。全省工业领域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和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编制 (CAPP)在离散型制造行业推广应用,产品设计的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可编程控制 (PLC)和集散控制系统 (DCS)等在重点流程工业广泛应用,在提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工艺,实现连续平稳安全生产等方面效果显著;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实施了不同层次的信息化应用,企业管理水平普遍得到提升。300家示范企业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18家成为国家级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示范企业,9家企业成为国家级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示范企业,30家企业列入国家信息技术推广 “倍增计划”,30家企业进入2005年全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了生产和经营成本,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6、社会事业信息化稳步推进,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公众服务为重点,社会事业领域信息化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建设了卫星与地面相结合的交互式远程教育网,联接18000多所中小学,为农村及偏远地区输送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了科技计划管理、自然科学基金、星火计划、科技信息、科普等应用系统,扩大了科技信息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建设了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和省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开通了12333便民服务热线,提高了社保业务的公共服务水平;建成了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五级”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建立了疾控、卫生、政府 “三线”报告监控体系,省、市、县和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实现了疫情网络直报;各市按照不同模式,启动建设了一批社区服务管理系统,在延伸政府职能和服务居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7、电子商务应用步伐加快,促进了特色经济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信用、认证、支付、物流等配套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建立了电子商务数字证书认证中心,实现了电子商务参与方网上交易身份确认,并与国内知名数字证书授权中心实现交叉认证。中国河北招商网、河北电子商务网规模不断扩大,已有上万家企业注册。县域特色经济网站成为我省电子商务应用的亮点, “中国辣椒网”、 “中国国际五金丝网交易网”、 “中国工程橡胶网”等30多个县域特色经济网站的成功运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